生命关怀导向下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教学路径构建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化生命,以教育为手段,将知识、技能等传授给学生并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以实现教育价值的涌现与文化的再生产。然而,教育受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等的影响,弱化了对学生生命的关怀,以致一些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遭遇严重危机。因此,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生命主体的关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使其体验到教育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以此激励学生养成积极人生态度,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这一过程中,身体素养为教育提供了一个新方向,以身体关怀为教育的逻辑起点,让学生在接受身体的教育中,强健体魄、愉悦身心、豁达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认知,促进身心自由与和谐,实现生命间的和谐相处。
一、身体素养:“全人”教育落实生命关怀的基本保障
(一)生命关怀:“全人”教育的必由之路
从生物学意义上看,生命是生物的存世之本,然而,人生活于社会中,单一的生理生命并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因此,完整生命除生理生命外,还包括知觉的心理生命、交往的社会生命和崇高的精神生命。生命的完整与健康依存于人的主体性活动,以此实现生命自由和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便在于此,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人”教育)为第一要务,实现学生的生命健康与完整。同时,生命的健康与完整又是“全人”教育的基础。因此,教育要体现对生命的关怀,以关注生命为核心,以关怀和疏导为原则,通过教育策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与价值,让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中认知、理解生命,并学会关心、享受和敬畏生命,乃至超越生命,全面提升生命质量,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质言之,生命关怀是“全人”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身体素养教育:“全人”教育践行生命关怀的逻辑起点
生命关怀的教育逻辑是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与和谐统一,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强调了身心的不可分割性,身体作为生命的主体应是首先被关怀的对象,怀特海德基于身心一元论和具身认知论所倡导的身体素养是践行生命关怀的逻辑起点。身体素养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引发学生的身心活动,以此来涵养身心并提高体育技能,实现身心和谐,将生命关怀落到实处,促进“全人”发展。
我国中小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及其形成的惯性思维影响,导致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严重不足,易引发身心疾病。身体素养教育正是为解决健康危机而提出的体育新思路。怀特海德从整体意义上将身体素养描述为“整个生命过程中维持身体活动所需要的动机、信心、体育能力、知识和理解”。身体素养教育在本质上超越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重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和结果评价,而轻主体体验和过程评价的偏颇,强调体育要从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交往等生命的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身体活动体验中认知自我、他者、社会与世界,并促进经验的内化生成,育化自身,以实现身心健康与和谐统一。
二、生命健康危机: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动因分析
当今时代,社会越发呈现出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特征,学校教育也深受影响,体育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身体教育被轻视,甚至被否定,致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弱化,身体、心理、社会交往和精神追求等方面都受到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主体消隐:静态身体规训教育导致的身体危机
当前,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仍然严峻,过度注重智力教育,视体育等身体活动为阻碍智力发展的累赘,将身心二分,学生的身体被静态规训。尽管 “减负”政策一再推进,但某些功利思想致使“减负”异化为“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生的身体仍以坐姿体态固定于桌椅之间,身体活动严重受限。同时,受市场经济和人力资本理论等影响,技术理性对教育的影响愈发深刻,技术理性预置了身心二分的前提,消解了人的主体性,人成为技术的“傀儡”并被奴役,社会进程呈现出“技术进步=奴役加强”的趋势,技术成为主导社会的权力,人成为权力规训的客体。技术理性化的教育将学生的身体禁锢于教室的桌椅间,目的是为技术权力生产出更多“有用”的“听话的身体”,由此,青少年的身体姿势被学习强制肢解并嵌入一种严格的程式状态,主体性丧失,身体活动严重不足,引发健康危机。身体素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促进学生有效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提升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塑造鲜活、自由的身体,展示生命的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