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实现,高校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具重大的任务。创新发展理念渗透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本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提出主要是通过创新精神的渗入、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创新方法的结合、创新实践的强化等途径实现的,是通过融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此外,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知行合一”。做到将创新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
关键词:创新发展理念;创新能力; 融入
一、 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必要性
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党中央就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这一战略将成为引领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的发展理念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2014年9月,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谓是大潮兴起。随后,总理又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双创”又被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可见,创新是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强大动力和必然战略选择,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一提问既是对中国教育的担忧,又是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中国教育如何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任呢?2015年5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这表明,在强调创新驱动的今天,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没有创新理念的融入就会使创新能力培养失去方向,因此,创新理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能力培养这不仅仅是一个能力培养的问题,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指导思想和创新发展理念融入的问题。因为只有创新发展理念的融入才能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方向性和先导性。正如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3]
二、创新发展理念渗透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应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应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创新发展理念又贯穿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创新能力建构主义心理学家斯滕博格(R.J.Sternberg)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能力,由创新人格、知识技能、创新思维等因素共同构成。” [4]这是斯腾博格进行比较和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创造力的内隐性理论。美国的创造心理学家家E.I.格林也提出了构成创新能力的十种要素,这十种要素是:“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能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5]从这十要素可以看出,构成创新能力的既要有创新思维,又要有创新人格。日本的创造学家进藤隆夫提出创新能力是由:“活力、扩力、结力及个性构成。其中活力是指精力、魄力、冲动力、热情等的集合;扩力是指发展行为、思考力、探索力、冒险性等因素的共同效应、结力是指联想力、组合力、设计力等的综合”[6]美国创造学家戴维斯提出来通过四个环节进行创造力开发的模式,该模式由意志(A)、理解(U)、方法(T)、实现(A)四个环节组成:提高创造意识;理解创造原理,包括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创造人格、创造过程、创造环境等;方法的学习、训练和掌握;实现创造,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创造出成果。[7]哈德E 爱德华博士认为:“即使是高智力和高独创性的人,他的创造性和创造力也不一定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来,甚至并不能断言他比那些素质较差的人会更早的表现出创造力。”[8]从以上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研究中,可以推断出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方法、创新实践能力四个要素构成。因为,高等教育只有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才能实现创新理念的融入,增强创新的能力。
创新能力结构图
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养成的基础和前提;创新个性品质是创新能力养成的保障;创新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提升创新能力;创新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人才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在自身具备创新个性品质的基础上,通过掌握和运用合理的创新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才能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实际,最终增强创新能力。可见,创新能力就是思想的创新、并将这一新的思想指导实践创造新的事物的能力。[9]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创新精神的渗入
创新精神是创造发明的内在动力和前提,它是指挥一个人行动的能源。所以,要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创新精神。所谓创新精神是指一切与创新相联系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创新精神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根据现实的情况和需要,抛弃旧的思想和旧的事物,创造新的思想和新的事物的精神,只有具有这一精神,并付诸于实践,才能成功地将其转化为新的成果,并能够推动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创新精神是取得创新成果的必备条件,因此,培养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转变教育理念。尽管各国高校对教育理念的表述个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高等教育能否成功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可见,高等教育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将教育理念转变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要有创新意识”这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观点。他指出“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10]所以,一所好的大学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才能培养出许许多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必须要以“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引领人才培养,解放思想,对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进行创新,确立“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者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者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亦称为创造性思维。它是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创新思维就是指怎样把想法转化为行动和结果。创新思维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同时善于进行深度思考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又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善于求“异”即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任何创新以及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它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精神核心。
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11]这实际上强调了实践在培养创新精神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新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创新灵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来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既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够增强创新能力。同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这些精神层面的认识,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与否。因此,大学生参与各种课内外实践,可以不断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热情,增强创新体验,使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2、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
创造个性品质与创新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人的创活动来说,个性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个性因素中的每一个内容都可能对创新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刘易斯·麦迪逊·推孟(Lewis.Madison.Terman)对150名有成就的人的性格品质对创新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表明,创造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也与其性格品质有很大关系。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研究认为,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和行为方式趋于成熟的时期,所以作为非智力性的个性品质正是在大学这一关键时期塑造的。[12]由此看出,个性品质的形成是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保障。
增加创新个性的教育。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创新人格的培养的主要渠道,教学活动中增加创新个性的教育。首先,在教学内容当中,要增加对大学生进行挫败感的教育,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失败和挫折,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激发继续创新的勇气,并培养坚韧的意志。其次,自由、民主的教育环境。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乐观、意志、有社会责任感等创新人格品质的形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 )提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13]。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达的自由,包括自由提问、讨论的机会,减少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束缚,给学生创造开放性的环境。同时,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创造和谐、积极、生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可见,只有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教育环境,才能有利于学生独立、乐观、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最后,将创新人格的培养融入到教学方法中。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不仅能够传播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一方面, 在教学中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疑问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主要是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现代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这些现代式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能够鼓励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而且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创新实践与创新人格培养联系起来,创新实践是创新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在实践和课外活动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将课堂学习的东西应用于实践的独立的操作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实中经历挫折,体验创新的艰难,从而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信、吃苦耐劳和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
3、创新方法的结合
创新的方法是指创新活动中带有普遍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创新方法是建立在认识规律基础上的有关创新的心理、思维方法、技巧和手段的综合,是实现创新的中介和桥梁。如果一个人有了创新思维,但是没有运用正确的创新方法,最终不可能实现创新愿望。因此,创新方法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创新主体对创新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够提升创新能力。
本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提出将创新方法作为一门课程以通识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即将创新方法的教育贯彻到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分阶段分等级的开创新方法课程,培养目标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了创新方法以后,能够开发创新思维,掌握基础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可以利用创新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高年级的学生学习了创新方法课程以后,可以掌握比较复杂的创新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创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另外,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开设创新方法辅修专业,系统地对创新方法与专业理论进行训练。通过各种创新方法的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创新知识。要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方法密切结合,把创新方法融合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将创新方法的理论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由浅入深的、由简到繁的顺序讲授给学生。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先通过学习一些国外先进创新方法基础理论,来培养学生的基本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应用能力。像奥斯本核表法、头脑风暴法,BS法、66法等创新方法。另一方面,加强生产生活中的创新方法实际应用的案例讲解,从创新方法的认识、学习到应用过程的理解,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注重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创新方法应用案列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增强对创新方法应用的感性认识,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创新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将创新方法与创新实践相结合。通过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构建一个学科交叉的创新方法教学、项目训练和成果孵化平台,为创新方法与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条件保障,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学校创新创业与各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方法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设计、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环节相结合,如果在实践环节遇到问题时还能够运用创新方法来解决,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创造性思维训练到创新方法理论、创新方法应用策略再到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对创新方法应用的理性认识,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创新方法基础上,将方法论学习融入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入实践应用的操作;让创新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教学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