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论文:发挥老年大学凝聚作用,加强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趋势,退休人员在思想观念、生理心理、数量结构和居住环境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本篇政治学论文:“发挥老年大学凝聚作用,加强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提出通过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带动和促进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指出加强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对于充分发挥广大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推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创新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准确把握退休人员思想状况,为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退休人员的思想状况与其现实生活密切相联,与离退休服务工作水平密切相关。生活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身体和心理的差异,使退休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等产生多样性和复杂性。加强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摸清和掌握退休人员队伍的基本特征和思想现状,准确判断和把握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准确把握退休人员的思想特点和要求,紧密结合离退休服务管理实际,紧扣时代脉搏,增强预见性,主动超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解决退休人员最紧迫、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才能不断增强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1、退休人员的思想状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大多数退休人员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关心兰州石化的改革发展,重视自身在政治上的义务、责任和价值。但也有部分退休人员,不能以发展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喜欢听信传播小道消息。面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往往感到迷茫困惑,甚至产生信仰危机和价值观扭曲。在退休人员关注的当前社会突出问题中,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食品安全问题、医疗问题、物价上涨问题、腐败问题。大多数退休人员生活上有保障,经济上无后顾之忧,晚年生活有切实保障,普遍感到比较满意。但也有部分退休人员,由于政策待遇的差异,攀比心理比较突出,对同一企业不同单位、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收入待遇差异意见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退休人员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情况下,更加注重锻炼身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下降、生活能力减弱的老同志也逐年增多,特别是那些子女不在身边,常年抱病、卧床不起的老同志,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忧郁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离休退休、万事皆休”的无用感和累赘感。大多数退休人员能够自觉学习,经常参加活动,生活比较充实,心情愉快舒畅。随着社会变革的日益加剧,不少退休人员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感到忧虑,往往流露出不满情绪,尤其对腐败现象、行业不正之风、分配不公、思想道德滑坡等问题,反映更为强烈,致使思想产生波动。
2、退休人员面临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引发思想政治建设方式方法的严峻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退休人员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退休队伍规模逐年增大,平均文化程度逐年提高,自我意识普遍增强,精神追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叠加出现,各种思潮大量涌现。退休人员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对退休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较大冲击。随着中央对国有企业财税、监管政策的调整,企业税负加重,生产经营风险加大,企业紧缩各项开支。原本由政府承担的离退休人员的一些相关费用一直由企业来承担,独立矿区企业的社会负担日益繁重,企业愈来愈感到力不从心。
3、对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针对性、实效性与他们的期望还存在不少的差距。调研中不少退休人员反映,目前将离退休工作仅仅视为一般行政事务性工作,特别对退休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平时对退休人员生活上关心较多、思想上疏导较少,组织娱乐性活动较多、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引导较少。由于退休人员居住分散,自主异地养老方式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企业业务的拓展以及经营方式的变化,点多面广的企业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导致以单位为主的传统组织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调研中反映,真正能参加离退休活动的人只有1/3,有1/3的人因身体等原因不能参加,还有1/3的人因常年在外地而无法参加活动。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不适应。教育内容过虚,教育方法过时,经常性教育过少,社会学、心理学等科学理论方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够,老生常谈,缺乏时代感,缺乏感召力。
二、本篇政治学论文指出提出:利用老年大学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可行性
离退休职工老年大学的历史成就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平台。退休人员是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者,是社会道德品行的实践者,是高尚人格操守的守望者。针对退休人员物质养老不断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强烈的现实,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退休人员思想,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退休人员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社会不良情绪的影响,不断提升先进文化在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主导力。适应退休人员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老年大学,突出先进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统一起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增强吸引力。积极发挥老年大学平台作用,针对老同志关心的问题和思想上的“盲点”,把握时代脉搏,选准教育主题,抓住“兴趣点”,激发“兴奋点”,弘扬主旋律,尽可能多地采用声音、图像、图片以及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从而形成老同志的持续关注点,突出老年教育特色,使之成为退休人员学习知识的课堂、传播文明的阵地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家园,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活动和娱乐之中。成立于2002年3月的老年大学,10多年来毕业学员逾万人。越来越受离退休职工的欢迎和喜爱,与退休人员有着天然的联系,而且这种授课的方式也沿袭了企业原先的组织方式,能够被广大退休人员所熟悉、所接受。
三、发挥老年大学引领凝聚作用加强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创新探索与实践
1、高度重视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发挥老年大学思想政治建设主阵地作用。坚持在教学中把党的方针政策作为必教内容,采取退休人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主旋律。在公司涉及离退休人员的重大政策出台前,都广泛征求离退休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政策出台后,组织社团负责人、互助组长等骨干培训班,让他们掌握政策。他们熟悉人、熟悉事,退休后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居家每户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协助政策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坚持举办新退休人员培训班,充分利用春节前后团拜会和外地走访,编制政策解读册;在所有活动站设立服务公告栏,把老人关心的问题随时张贴;改革《中国石油.金秋周刊》、《兰州石化报》的发行模式,制作发行卡由活动站集中发放,把中国石油和石化公司的政策精神第一时间送到离退休人员手中。
2、把“高严细实”的优良传统贯穿服务全过程,用自身的行动为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作出表率。老年大学作为展示离退休精神风貌、显示企业老年文化建设成就、检验离退休系统管理服务水平的“窗口”,一直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这些指示精神成为一处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不竭的动力源泉。集团公司老干局和公司主要领导多次到老年大学调研和指导工作,对改进和加强服务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甘肃省老龄办每年都创造横向交流的条件,鼓励探索服务新途径。兰州石化公司历届领导班子都把老年大学作为联系老同志、凝聚离退休职工的重要桥梁,定期举行研讨会、座谈会已成惯例。公司领导要求工作人员,要把党的群众路线体现在离退休服务全过程,在服务中体现价值,在服务中升华理想,在服务中建功立业。在深刻领会领导指示的基础上,老年大学凝练出“服务无止境,服务无小事”、“始于主动、寓于真情、终于满意”、“一切为了学员,一切服务学员”等服务理念,并用实际行动诠释服务理念。2017年春季招生,老年大学对新学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10名新学员中有56.4%来自炼化倒班一线装置操作岗位,有18.5%来自后勤服务岗位;高中以下学历占78.6%,没有音乐、绘画基础而报了这些班级的人员占89.5%。要让这些学员,在短短的两年内学有所成,必须严字当头,把严字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落实在每节课上,寻求最大的教学效果。2018年初老年大学组织认真梳理、全面修订了各类规章制度,形成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教师考核、安全管理、学员学籍管理等13个管理制度,教学及安全管理、班长维稳等两个责任书,招生、教学等两个管理流程;建立了招生、报名等完善的台帐资料和档案。这些制度成为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守则,为老年大学服务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建立老年大学教师择优配备机制,在“以老为老”上发挥引领作用。从2002年创办至今,老年大学已发展成书法、绘画、音乐、形体、舞蹈、瑜珈、英语、养生、电脑、太极、二胡、电子琴等12个专业30多个班级,2290名长期班学员的规模,3800名短期班学员。为了提升老年大学办学水平,建立了健康分院、老年网校、文体分院,加大短期班的数量,增加办学教师,完善和师资库建设。将公司领导、矿区领导、省市老龄委领导,学有专长的退休职工、在职职工,附近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医院的大夫、矿区幼教老师专业人员等等,都择优纳入师资库,通过量的积累逐渐实现教师质的飞跃;对选拔出的一些优秀教师,组织参加省市短训班,进行教学方法、理念、手段的综合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设立“名师奖”,建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引领,带动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从源头抓起,坚持选“名师”,主要从正规院校大学专业教师和离退休高层次人才中选聘。设立“名师奖”,每年教师节,对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员爱戴从教5年以上的名师表彰奖励。建立“名师工作室”,资助优秀教师参加省市短训班,进行教学方法、理念、手段的综合培训,通过名师引领,带动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许多老师把老年大学教学作为事业孜孜以求,学员和教员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年过七旬的绘画老师闫兴彬放弃高薪聘请,每次上课往返40公里从兰州市赶来,学员和工作人员自发到公交车站接送。音乐老师刘利伟在讲台上看到学员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放弃为高龄父亲尽孝的机会,从教7年经常讲到嗓子沙哑。获得甘肃省“老年志愿者”荣誉称号的齐秀菊老师不顾身体有病,坚持合唱团音乐指导,累倒在讲台上也无怨无悔。得益于这样一支敬业、专业的优秀教师队伍,才使老年大学得到快速发展。采取多种方式测评教师教学满意度、工作人员服务满意度。更新了老年大学服务指南,对服务人员姓名、岗位、照片、职能、联系电话“五公开”,特别对党员岗位注明“共产党员”,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制定了服务专项考核细则,所有投诉一经查实,全部纳入考核。每季度随机抽取100名学员组织满意度评价,按照公司日检、周检、月检规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多维度考核,保证了服务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4、用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成效,检验思想政治建设的凝聚功能。每学期都组织学员学习成果展示,积极组织参加石化公司春节、元宵节、老人节等各类喜庆节日活动,参加兰州国际马拉松、公司运动会以及生产一线慰问演出,他们已成为矿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努力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老年大学坚持创办“石化银龄公众号”、“银铃文苑”,为学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学员的许多摄影、绘画作品为离退休职工带来美的享受,文学作品因为贴近生活往往引起离退休职工共鸣,许多以“忆党史、忆厂史、忆创业史、以成长史”为主体的回忆文章,更是成为青工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丰富的内容、及时的更新使“石化银龄公众号”、“银铃文苑”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展示学员学习成效的一个窗口,成为离退休职工喜爱的“品牌”。通过采取编印《翰墨飘香寄夕阳》、《老年大学学员书画作品选登》等书籍、装裱学员作品上墙等措施,为学员相互观摩参考创造条件。努力搭建输送人才的平台。老年大学在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为企业老龄文化事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人才,2002年只有2个专业166名学员,现已有12个专业1500名学员,学员数量占到离退休人员总数的近20%,10余年共毕业学员10026名。这些学员绝大多数都成为“银铃”文联、体协、艺术团28个社团组织的骨干,有的学员已经成为老师。学员马秀萍、刘玉珍已取得国家舞蹈教练证书,编排的舞蹈多次获得省市大奖。离休干部梁天德老年大学毕业后撰写出版了《会计文选》、《甘肃石窟艺术》、《岁月如歌》三本书,他以突出的事迹获得第八届“全国健康老人”荣誉称号。学员苗人榜出版了《小楷元曲三百首》一书,获得集团公司第二届“健康老人”荣誉称号。
综上所述,本篇政治学论文指出:发挥老年大学引领凝聚作用,加强改进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不断增强退休人员工作的系统性、主动性、前瞻性和实效性,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通过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带动和促进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对于充分发挥广大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推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