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分类:经济论文 热度:

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编者按:绿色经济注重经济和环境的均衡,是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模式。基于此,本篇低碳经济论文于2019年1月推出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的碳会计专题论文三篇,此文为第一篇,敬请关注。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摘要】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区域性试点向全国扩展,低碳发展模式逐步建立。面对日趋严峻的低碳经济转型压力,企业如何合理安排碳减排活动、利用市场实现“减排与收益”双赢成为重难点问题。选取G省参与试点的电力A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编码分析A企业的一手访谈资料,对其碳减排措施进行归类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A企业碳减排动因分为竞争力、合法性和行业特征这三个方面,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对A企业碳减排的影响有限,主要通过影响竞争力与合法性这两个动因间接影响企业的碳减排措施选择。同时还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未能按预期促进企业碳减排的原因,并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碳减排;碳排放权交易;编码方法;竞争力;合法性;行业特征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提高环境标准以倒逼企业向低碳环保转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际减排承诺与国内环境资源限制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0月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个省市展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从实践来看,很多企业已意识到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性及严峻性,但收效不及预期。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碳减排措施散乱,没有形成系统的碳减排管理体系;二是企业进行碳减排的动机不够明晰,没有主动规划好碳减排措施。因此,在碳监管压力日趋严苛、碳排放相关政策日益完善的大环境下,有必要厘清企业进行碳减排的动因与碳减排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企业合理安排碳减排活动提供依据。

碳排放权交易本质上属于一种以激励为基础的数量型环境规制手段,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与应用,但其是否同样适用于尚处在转轨期的新型中国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检验。针对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碳减排措施的影响,国外主要通过微观企业模型分析、行业走访调查、企业访谈等形式展开研究;而国内则大多基于理论模型推导,得出的结论尚未得到微观层面的印证。另外,国内外对于企业碳减排措施及其动因的研究相对分散、片面,没有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梳理。因此,本篇低碳经济论文从微观企业入手,研究碳减排措施和碳减排动因之间的关系,探究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的影响,补充和完善相关理论,这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及企业碳减排决策的制定与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本篇低碳经济论文以G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电力A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碳减排措施的选择及动因,探析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碳减排措施之间的关系。采用三角测量方法,基于实地访谈、新闻报道、社会责任报告等多个数据来源进行分析,利用内容编码方法归纳出A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其动因的模型。同时,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进一步分析,探究碳排放权交易对A企业的影响,以期恰当地引导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实现环境总量控制目标。

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法创新。目前大多数案例分析主要是进行资料整合,分析的深度不够。而运用编码方法进行的案例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扎实地建立在资料的基础上,更具信服力。二是理论创新。现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用实证建模的方式分析宏观层面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研究多从设计初衷的角度分析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篇低碳经济论文着眼于企业,从微观视角分析企业碳减排动因,通过对A企业碳减排措施的选择及其动因的分析,用企业实际的行为去解释相关理论,并用实践不断丰富理论,从而为碳排放权相关理论的完善提供重要文献支持。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二文献回顾

(一)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涂建明等[1] 的研究表明,企业排放温室气体不再免费对企业成本、传统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带来了新的变化。Brouwers等[2] 和操群[3] 认为,企业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一信号将被传递至外界,带来负面影响。从企业角度而言,国内外针对碳排放权交易并没有一套统一的会计准则。苑泽明等[4] 和张薇等[5] 的研究表明,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存在诸多争议。Anger等[6] 认为相比未受到环境管制的企业,受到管制企业的环境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减少,最终有损企业价值。Johnston等[7] 的研究表明,碳配额发放及交易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发生变化,当存在剩余配额可以用于售卖时,将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Clarkson等[8] 认为,企业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传递了负面的环境信号,投资者们往往视这种负面环境信息为企业监管成本。Saka等[9] 对日本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碳排放对股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披露企业碳管理信息可以显著提高企业股价。Fornaro等[10] 认为面对股东压力时,企业不得不测量、监管和管理碳排放,这将导致企业声誉、消费者信心和品牌价值受损。

(二)企业碳减排措施研究

由于不同行业间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其碳减排措施也各有特色。以交通运输业企业为例,Kromer等[11] 总结其碳排放的路径有运输工具技术创新、低碳燃料技术发展和减少行程。现有国外研究中,电力企业碳减排手段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能效技术。Rubin、Zhai[12] 认为,可以通过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能源转换效率提升等技术降低发电能耗,进而减少碳排放。第二类是化石能源替代技术。Gelmini等[13] 认为其主要是指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技术。第三类是去碳技术。Cormos[14] 提出典型的去碳技术是电力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技术。国内学者涂建明等[15] 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发电企业的碳减排活动主要有:采用洁净煤、购置节能设备、投资购买或自行研发低碳技术。

(三)企业碳减排动因研究

国内外学者没有系统地对企业碳减排的动机进行研究,因此相关文献和结论较为分散。但已有研究都表明企业节能减排行为主要是在内外驱动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许士春等[16] 的研究表明,政策规制、市场和社区压力等是促使企业改变环境策略的重要外部驱动力;张嫚[17] 认为企业自身属性,如规模、行业类别、技术水平等是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内部驱动力。具体到电力行业的碳减排动因,刘贞等[18] 以重庆市电力行业为案例,设计了产业结构优化、水火电资源限制电源优化以及电力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三种情景,发现产业结构投资较高且需要全产业的参与,节能减排技术投资成本相对合适,而资源的限制则是被动的。涂建明等[15] 认为面对来自政府和公众的减排压力,电力企业有动机管理好自身的碳减排活动。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三案例背景与研究方法

(一)案例背景

电力A企业作为G省碳排放权交易第一批试点企业,旗下达到G省控排企业标准的电厂在2013年均参与了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工作。A企业是G省规模最大、发电量最多的发电企业,其碳减排工作受到管理层高度重视且成效显著。从典型性的角度出发,选取A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符合要求。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A企业于2008年完成组建,注册资本达230亿元,现有员工13000多人,是G省实力最强的发电企业。A企业规模庞大,集团下属全资、控股和参股单位达150余家,所属电厂34家。A企业将煤电作为核心业务,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发电业务,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493.6万千瓦。

(二)数据收集

本篇低碳经济论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对A企业的深度访谈,辅以文档(如新闻报道、社会责任报告等)以及实地观察。研究小组通过互联网收集了各大期刊、网站等媒体有关A企业的新闻报道,特别是关于碳排放权交易方面的报道,并通过企业网站收集到内部文档,共获得1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

在文档资料收集和阅读的基础上,研究小组于2016年7月前往A企业下属两家第一批参与G省碳排放权交易的电厂(SJ和SG电厂)开展访谈。SJ和SG电厂均为A企业的大型骨干发电厂,是A企业的减排标兵。访谈的对象包括SJ和SG电厂的财务部、经营部、环保部、技术部等部门负责人共10人次(详见表1),他们工作有一定年限,并且自从A企业加入G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来,一直负责相关工作,对企业加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后的经营及发展状况有较为充分和直观的了解,保证了访谈信息的充分、真实、可靠。研究小组事先说明了访谈的目的和意义,并向企业提供访谈参考提纲以供企业提前准备。访谈过程中,按照提纲框架逐个提问(详见表2),研究小组的多名成员同时记录,并在征得A企业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针对某些问题,研究小组成员会进行追问,在确认和补充重要内容的同时,尽量确保资料的丰富程度。对两个电厂的访谈时间均为三个小时左右。访谈结束后一天内,小组成员对录音内容进行整理,反复核对,将访谈内容转换为电子版文档,最终得到总计约5万字的访谈资料。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表1
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表2

(三)编码分析

根据Strauss等[19] 的内容编码分析法,本篇低碳经济论文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0完成以下案例编码过程:

第一步,把相关条目分成3大类别,分别是碳减排措施(B)、碳减排动因(M)和碳减排动因与碳减排措施的关系(M-B),一共得到191条有效条目。其中,碳减排动因类别条目为56条,碳减排措施类别条目为79条,两者之间关系类别条目为56条。

第二步,对碳减排动因和碳减排措施这两个类别下的条目分别进行编码,提炼和归纳出子维度。提炼子维度的过程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三步:一是“贴标签”,把条目打散,对其进行简化和初步提炼;二是“概念化”,将标签化的条目进一步简练,赋予其一个可以代表现象的名字;三是“范畴化”,范畴是一组概念,把看似与同一现象有关的概念聚成一类形成子维度。概念和范畴的命名有多种来源,有的来自访谈记录,有的是笔者自己的归纳总结。表3为碳减排动因(M)类别提炼子维度过程的示例。碳减排动因(M)类别提炼子维度过程的示例

第三步,采取与第二步类似的方法分别对碳减排动因和碳减排措施两个类别下的子维度进行归纳,得到动因和措施两个类别相应的主维度。

第四步,根据第三步归纳出来的碳减排动因和碳减排措施的主维度,对二者的关系类别进行编码,得到9个关系维度。该类别的编码只考虑相关类别主维度之间的关系。

为保证案例研究的信度与效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笔者主观认识造成的偏差,采取了两人多轮编码方式。研究小组两名成员分别通读全部案例资料,进行渐进式编码。若小组两名成员意见不一致,经第三名成员共同讨论后进行修改。通过对碳减排动因、碳减排措施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编码分析,本篇低碳经济论文将编码结果汇总如表4所示(维度的条目数反映了该维度的强度)。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表4编码结果汇总

四案例分析

本篇低碳经济论文以G省电力大户同时又参与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A企业为例,对其碳减排情况和碳排放权交易状况进行访谈,通过整理编码处理后的一手访谈资料,归纳总结出驱动企业进行碳减排的动因,说明各动因是如何影响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并最终影响企业相关决策的。同时,本篇低碳经济论文具体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对A企业的影响,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原因,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善提供微观层面的实践支撑,也为企业的碳减排决策提供借鉴意义。

(一)碳减排措施

本篇低碳经济论文通过对收集到的一手和二手资料的分析,按照“条目——贴标签——概念化——子维度——主维度”的编码流程,逐步归纳出电力企业的碳减排措施,包括技术节能、优化电源结构、管理节能、科技创新和减产节能五个方面。表5详细列举了碳减排措施的主维度、子维度和典型条目。

1. 技术节能。从编码结果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碳减排措施类别(B)共79条条目中,技术节能主维度占了32条,可见技术减排是电力企业最重要且核心的碳减排措施,这与电力企业“减碳和节能减排并行”的特点密不可分。SJ电厂技术人员A03在接受采访时三次提到相关方面的内容,“针对碳排放单独做的减排是没有的,减碳和节能是一起的,因为所有的技术改造出来的效果就是一个减碳的过程”“节能就是减碳的过程”“节能一定是减碳的”。通过访谈可知,A企业的技术节能体现在多个方面:持续进行传统的脱硫脱硝改造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益;进行了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电机能效提升、干排渣系统改造、空预器改造等重大节能技术改造;对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升级改造等。

2. 优化能源结构。在优化能源结构主维度下,共有23条条目数,仅次于技术节能主维度。A企业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写到:“着力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进清洁高效燃煤火电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天然气发电项目以及上下游相关业务,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可见,A企业优化能源结构主要从优化燃煤和发展新能源两方面展开。煤炭作为传统的燃料,仍然是A企业最重要的发电动力。采购燃煤时,A企业考虑环保、经济、含硫量低的环保部门标准,也从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等国家采购优质燃煤;同时,A企业还与国家燃机中心合作,进行重型燃机轮机与IGCC发电试验平台项目,大力发展清洁燃煤。

3. 管理节能。管理节能主维度下条目数是14条,位列第三。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节能减排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效,但节能潜力不能无限挖掘,如何突破技术节能的瓶颈是现阶段A企业所要解决的难题。在这种局面下,A企业已经意识到管理上的节能同样不可忽视。SG电厂碳排放权交易负责人B03说道,“管理上的节能也是很有潜力可以挖掘的”“相当一部分电厂已经没有多少(技术上)节能的空间了,只能从管理上来节能”。

4.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A企业进行碳减排的另一种手段。2015年企业技术创新总投入达12.34亿元,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有5820人,占企业人数的42.8%,其中从事研发的人员有573人,占企业人数的4.2%。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传统发电巨头的A企业在科技创新上也做出了很多努力。A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科学技术奖励的力度和强化激励机制,完善经营责任制考核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不仅如此,它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成果转化,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碳减排活动提供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持。

5. 减产节能。减产节能主维度下条目数只有2条。尽管这种行为是被动的,但由于存在产出减少必然导致碳排放减少的因果关系,使减产节能成为企业碳减排的措施之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步伐放缓,实体经济受到虚拟经济的强烈冲击,使得大批制造业企业不得不降低产量,用电量也随之减少,直接影响发电企业的效益。

(二)碳减排动因

通过对A企业的编码分析,本篇低碳经济论文发现其碳减排动因有竞争力、合法性、行业特征三个方面。表6详细列举了碳减排动因的主维度、子维度和典型条目。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表6

1. 竞争力。根据编码结果,竞争力主维度的条目数有20条,在动因共56条条目中占据了大部分,可见竞争力是促使企业进行碳减排的最主要动因(详见图1)。在对A企业下属两个电厂人员进行访谈时,“成本”多次被强调。SJ电厂受访者说道“我们这个节能的直接目的就是节约成本,然后必然导致碳排放减少”“煤电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了,节能的空间也没有很大了,也就是说碳价就是为企业增加了成本”;SG电厂受访者说道“我们做节能,不是因为有碳排放权交易来做,而是为了降低成本”。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一边要减排,一边要发展,电力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对成本的控制。在燃料购买、机组发电等一系列过程中,降低各环节能耗、提升能效是最主要的控制成本方法,能减少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图1

2. 合法性。合法性主维度下共有18条条目。碳排放是环境外部性问题的表现,环境问题内部化的方式很多,政府部门的法规约束和监督是重要的手段。对于合法性而言,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处罚性质的“环保要求”,即政府对企业污染物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例如对于A企业而言,环保部门规定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标准,一旦超过会对企业发出整改或处罚的通知。A企业不仅保证了相关指标的顺利达标,还力争优秀,持续提升环境绩效。另一类则是检查性质的“政府监督”,政府不同部门会对企业环保措施进行审查,对环保绩效做出评价。

3. 行业特征。行业特征会导致企业碳减排措施存在差异,故电力行业的特征也成为影响A企业碳减排的重要因素。编码结果亦印证了这一观点,行业特征主维度下共有18条条目。访谈展示了现阶段电力行业的一些共同特征。SJ电厂经营部负责人A02受访时表示“电厂二氧化碳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煤的燃烧、油的燃烧以及脱硫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SJ电厂技术部A03提到“满负荷运行肯定比现在负荷50% ~ 60%的状况能耗低”“电厂没有针对碳排放单独做的减碳,减碳和节能是一起的”。

(三)碳减排动因与碳减排措施的关系

由于节能减排是通过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双管齐下”发挥作用,因此在关系维度下,将碳减排措施中的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合并为“节能减排”维度进行碳减排动因和措施间关系的识别。根据编码,本篇低碳经济论文整理出了碳减排动因和措施之间关系的维度共计9个。表7列举了关系的维度及典型条目。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表7

从碳减排动因角度看动因与措施的关系,分析如下:第一,碳减排动因中的竞争力维度与碳减排措施的全部维度均有关联,就广度而言,A企业受到竞争力驱动而进行碳减排的动力最大。与竞争力有关的关系维度条目在该类别56条条目中占了37条,占比超过1/2,就强度而言,竞争力是A企业进行碳减排活动时考虑最多的因素。在5个关系维度中,竞争力与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两个维度的关系较强。第二,碳减排动因中的合法性与节能减排和优化能源结构2个维度有关系,其中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条目达11条,关系较强,说明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很大一部分的动因来源于合法性要求。第三,碳减排动因中的行业特征与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及减产节能有关系,其中与优化能源结构的关系最强。这是由于温室气体主要是由燃煤造成的,燃料向清洁能源转换的电力转型使得A企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四)碳减排驱动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篇低碳经济论文将A企业碳减排措施及其动因之间的关系总结如图2所示。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插图2A企业碳减排措施及其动因之间的关系

Bansal、Roth[20] 对企业生态责任(环境管理)的动因做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企业生态敏感的动因模型,把动因归纳命名为“竞争力”“合法性”和“环境责任”。本篇低碳经济论文通过对A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A企业进行碳减排的动因除了竞争力和合法性,还有行业特征这个新动因。这与A企业所处的电力行业密不可分。首先,因为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燃煤和脱硫过程产生,所以碳减排措施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对于燃煤而言,控制燃煤品质和向清洁能源转换是有效的碳减排方式,并且对脱硫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碳减排方式也同样重要。其次,机组容量越大能耗越小的特征直接导致了机组上大压小成为电力企业重要的碳减排方式。第三,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现阶段技术方面的节能潜力已经十分有限,所以A企业加大了科技创新和管理节能的力度。因此,本篇低碳经济论文认为碳减排措施具有行业性,即只有针对行业特点开展碳减排活动,才能提高碳减排活动的效率。

(五)碳排放权交易对A企业的影响

由A企业碳减排动因分析可知,碳排放权交易并不是影响企业进行碳减排的直接动因。SG电厂碳排放权交易负责人的说法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做节能,不是因为有碳排放权交易,而是为了降低成本来做”。尽管A企业的受访人员表示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一直延续原有的做法,并没有因为碳排放权交易的出现而进行专门的碳减排活动,但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也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包括增加企业成本、要求企业履约和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

1. 碳排放权交易增加了企业成本。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A企业相对消极的态度归根于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压力,包括购买有偿配额的支出以及担心碳价上升带来的成本上升。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前相比,A企业确实增加了配额支出成本。在无偿配额比例很大的情况下,购买有偿配额类似于参与交易的固定成本。

2.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有制度上的强制约束。SG电厂碳排放权交易负责人员B03受访时说道“我们的碳资产纯粹是用来履约的”。这说明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政府约束和控制企业污染排放与环境治理行为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影响企业碳减排决策制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碳排放权交易促进了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通过查阅A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可知,从2014年起“绿色企业”部分新增了“碳资产管理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内容,从完成履约、购买或出售配额、购买减排项目等方面简要介绍了A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相关情况。将碳排放权交易写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现了A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视,反过来也说明碳排放权交易促进了A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

成本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履约体现了合法性的要求,披露环境信息能够提升企业的声誉,进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由A企业碳减排驱动模型可知,竞争力和合法性是企业进行碳减排的两个重要动因。尽管A企业的受访者表示碳排放权交易暂时没有给企业碳减排措施带来影响,但从进一步的分析可知,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影响竞争力和合法性等因素,间接影响了企业的碳减排措施。

(六)碳排放权交易未能有效促进企业碳减排的原因分析

碳排放权交易本质上属于一种以激励为基础的数量型环境规制手段,旨在通过总量控制和市场交易机制发挥倒逼减排效应。若企业自身的减排成本相对较高,会选择从市场上购买碳排放权,反之则会进行减排活动。从对A企业的访谈来看,碳排放权交易未能有效促进企业碳减排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1. 配额充裕。碳市场建立初期,政府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配额分配以免费为主,且足够企业履约。SJ和SG电厂的负责人在介绍碳排放权交易情况时都提到了电厂配额有剩余。配额充裕主要是由配额分配方法和交易规则造成的。G省的配额分配方法经历了从2013年的历史排放法(根据前三年发电量的平均值进行预分配)到2014年的基准线法(实际发电量)的转变,两种分配方法的计算见表8。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一方面,分配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进行碳管理的积极性,导致市场流动性偏弱;另一方面,不管是哪种分配方式,目前企业配额普遍存在盈余,并且企业当期未用完的配额能够留到下一期继续使用,进一步造成市场供给的盈余。

2. 碳价过低。接受采访时,SJ电厂财务部负责人A01明确说道:“我们企业现阶段不会为了那一点点钱就专门做核算;现在碳价太低了,这个收益和我们做的工作是不匹配的。”由此可见,碳价过低是影响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图3列示了G省2013年12月19日(G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首日) ~ 2016年7月21日(访谈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碳排放权成交单价的走势。从图3可知,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开展以来,G省碳排放权的市场价格呈现出大幅下降并最终稳定在10元/吨的趋势,明显低于边际碳减排成本,也远低于欧美市场碳价,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减排动力。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图3

3. 碳成本核算不健全。碳成本的核算是企业进行碳减排决策的基础和关键。但从访谈中得知,A企业现阶段并没有因碳排放权交易的出现而对成本核算做出调整。SJ电厂经营部负责人A02表示,电厂碳交易的工作量很小,日常工作是关注碳交易的行情,但投入也有限;最主要的工作是每年年底准备碳核查报告,但也只是对原有数据进行整理,使其符合碳核查报告的标准,“我们没有为碳交易新增岗位,相关人员均为兼职,也没有必要新设部门专门进行碳交易的工作”。SG电厂的情况也与SJ电厂类似,“我们没有为碳排放权交易专门增设岗位,只是一个兼职。对于碳核查也不需要新增统计量,因为我们本身核算的要求更多”。

4. 碳交易成本无法进入产品成本。2002年,我国提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即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发电公司和电网形成了平等的买卖关系。先由各电厂报价,再由电力交易中心根据竞价安排各电厂的发电量。在上网电价的大背景下,发电企业格外注重对发电成本的控制,希望能在竞价中获得优势。碳排放权交易作为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A企业明确表示“除非碳排放权和上网电价挂钩,我们才会考虑专门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一些东西”。

5. 碳排放权交易决策程序复杂。A企业旗下达到控排标准的电厂均参与了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工作。配额以厂为单位下发到各个电厂,各个电厂对碳资产进行自主管理,但买卖配额的决策要报A企业审批,且审批程序复杂。SJ电厂经营部负责人A02表示,“因为我们是国有企业,上报集团的程序十分复杂,每次交易都要审批,不像其他企业那样灵活”。SG电厂财务部负责人B01受访时说到,“现阶段按照竞价交易方式(去购买碳排放权),类似于一种拍卖机制,操作起来程序是很复杂”。

6. 现有碳减排技术受限。SJ电厂和SG电厂的受访者不约而同都提到了A企业节能潜力十分有限的现状。一方面,直接减少碳排放的碳捕捉技术还存在瓶颈,且价格昂贵。访谈过程中,SG电厂碳排放权交易负责人B03受访时也强调了这个事实,“碳捕捉非常贵,一度电大概要两块钱,而且碳捕捉下来的碳没有地方可以用,不像脱硫可以转化为石膏”“所以说几乎所有电厂都不做碳捕捉”。另一方面,能耗最大的发电机组节能潜力也不能无限挖掘。SG电厂受访者B03说道,“比如说十年前的机组,经过十年,技术有了飞跃,我们对机组进行相应的改造;但是改完之后,最近几年就不会再进行改造,因为国内的技术也就这样子了”“尽管机组越大效率越高,但是相同的机组效率不可能无限高,那么也就不可能再有节能的投资”。可见,技术的局限性是A企业节能潜力有限的根本原因。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篇低碳经济论文选取了参与G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电力A企业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其动因分析发现:第一,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对试点企业的影响有限,主要通过影响竞争力和合法性的方式间接影响企业;第二,企业碳减排措施主要包括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优化能源结构、科技创新及减产节能,其中减产节能是被动的碳减排方式,技术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是最为重要的碳减排方式;第三,企业进行碳减排活动的动因主要来自于竞争力、合法性及行业特征,其中竞争力是影响程度最大的动因;第四,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没有发挥预期作用的原因主要包括配额充裕、碳价过低、企业碳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成本无法进入产品成本、交易决策程序复杂和现有碳减排技术受限。

(二)政策建议

1. 对减排企业的建议。

第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碳减排能力。技术节能和科技创新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碳减排方式,因为它们涵盖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改造,能够实现大规模碳减排,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不仅如此,技术节能和科技创新还推动了清洁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完善碳成本核算体系,健全碳管理制度。由于碳排放权交易属于新兴领域,目前尚未形成权威的成本核算体系。从成本会计的角度出发,碳排放成本的分类是碳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是各个会计期间、各个企业之间进行碳成本对比的重要依据。核算时要将与碳排放相关的成本从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各种要素中剥离出来,再进行归集。

第三,加大碳资产管理力度,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碳排放权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金融工具,其“准货币化”特征不仅体现了金融资产属性,还具备金融资产的功能特性。碳排放权交易一方面是为了引导资金进入碳市场,企业可通过碳金融手段盘活碳资产,并将其用于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自身的低碳发展和节能技术改造实现配额的盈余,再通过配额或减排量的出售获得经济效益,以此来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更多的减排和技改项目,推进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2. 对政府的建议。

第一,完善碳市场制度体系。政府部门作为碳市场的推行者和监管者,一是应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包括加快推动出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研究制定企业排放报告管理办法和核查机构管理办法等重要配套管理制度,为市场运行提供法律支撑,确保碳市场建设有法可依。二是应根据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例如允许配额缺口较多的企业进行大宗场外交易等,充分调动企业履约的积极性。三是应建立全面的监管体系,提高企业违约成本。同时强化企业核查流程的统一与协调,加强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规范性管理。

第二,研制行业配额分配。碳排放水平与碳减排潜力具有很强的行业特性,不同行业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碳排放权交易框架下,不同行业成本上升的比率也存在较大差异。譬如对于一些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节能技改空间相对较小的行业而言,它们通过增加节能减排投入获得的边际减排效果远不如其他节能技改空间较大的行业,这也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减排决策选择。因此,政府部门在确定配额分配方法时应更多地关注行业之间的差异。

第三,简化交易规则和程序。A企业的案例表明,国有企业审批的繁琐性和交易规则的复杂性会降低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市场发展需求简化交易规则和手段,推动市场交易管理办法出台,建设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数据报送系统、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结算系统等配套机制。例如针对有偿配额的拍卖,政府部门应增强拍卖信息的透明度,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额外交易程序。此外,政府部门也应鼓励和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简化与碳交易有关决策的审批程序,让企业有动力、有意愿真正参与碳交易,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企业向减排和低碳转型。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本文原创: 广州暨南大学 宋献中

主要参考文献[1] 涂建明,李晓玉,郭章翠.低碳经济背景下嵌入全面预算体系的企业碳预算构想[J].中国工业经济,2014(3):147 ~ 160.

[2] Brouwers R., et al.. The initial impact of EU ETS verification events on stock prices[J].Energy Policy,2016(4):138 ~ 149.

[3] 操群.碳配额、碳排放交易对短期企业价值影响分析——基于我国碳交易试点省市不同标准的比较[J].财会通讯,2015(16):33 ~ 35.

[4] 苑泽明,李元祯.总量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3(11):8 ~ 15.

[5] 张薇,伍中信,王蜜等.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4(3):88 ~ 94.低碳经济论文: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

更多经济论文发表立刻咨询锦锐论文网:

QQ:2604244082 张老师

手机:18810183632

网址:www.lwbaodian.com

上一篇:财务论文:跨国、国有、私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对标调查评析 下一篇:低碳环保论文: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企业碳透明度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