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文-基于“互联网经济”的中国产业融合与创新
依靠融合、创新产业推动中国新一轮经济增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对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积极展开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本着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加强对“互联网经济”的认识和应用。本篇创新论文结合这一背景展开对中国产业融合与创新的研究,通过分析当前中国产业的现状、内容、特征,进而提出我国产业融合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产业融合,创新,绩效
“互联网经济”指一切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总和,是在当前信息时代中出现的一种典型经济现象。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广义上说,指的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中的不同类型行业进行交叉渗透,最终形成一种经济统一体,在市场层面上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例如实现了共同的供应链对象;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作用在传统产业层面,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融合的含义、特征、动因、效果等。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全球内掀起了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的创造高潮,由此也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型经济体,形成了社会经济体系的丰富性。“互联网经济”的概念是由量变叠加产生的,长期以来的“网络经济”形式,在当前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生产力催化剂,“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学家群体、学术界以及网络经济体通过研究,提出了“互联网经济”这一新生的概念,作为当前新经济时代的一种高度概括。
1、互联网经济与中国产业融合概述
“产业融合”必然造成一种或几种传统产业的消亡,并且由某一种产业形势作为主导,引领全新的经济形势继续发展,以便更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但从来没有一种经济形势,能够向互联网经济一样有如此广阔的影响。互联网是传统产业产生融合的动因,而它最早则是以技术形式出现的,这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即在技术创新的前提下,逐渐改变市场的供需特征,并进一步形成与自身相适应的市场规则,当市场规则逐渐演化成经济形势之后,标志着一种全新的产业融合体出现。
“产业融合”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则是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出现模糊,无论是在传统产业的融合还是在互联网经济下的产业融合,都存在这一特征。当相对应的,传统产业融合发生作用(或占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如技术、资本、管理、产品、服务等,而互联网经济下的产业融合,无不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很明显,这种“单一性”的特征结合产业融合的行为,对原有的社会产业结构是“颠覆性”的作用;相对来说,传统企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有深层次的,如多元化经营、多产品经营,也有浅层次的,如企业重组、业务流程充足等。但互联网经济下的产业融合对形式的关注度很小,在研究中可以仅仅针对互联网技术或模式的应用程度来判断。
很显然,基于互联网经济的产业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出现到市场覆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起点就是互联网技术应用本身。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人们研究经济问题都是通过经济现象展开的,经济现象的表象(社会效果)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组织力量进行深入探讨。互联网从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最早是一项单纯通讯技术,在随后的几年里,基于通讯优势开始涉足于传媒领域,这也奠定了中国互联网经济在传媒行业起点的基础。1997年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有大量咨询都是通过网络传输的,而这一时期也催生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全新网络电视产生;互联网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一度持续到2000年,这一时期包括新浪、网易、搜狐等新闻门户,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代表;但是,关于互联网经济的概念还为之过早,“新闻门户”过度追求流量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导致新闻产业与互联网融合产生瓶颈。
中国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联姻并催生“网络经济”的现象,是从2003年开始的,以电子商务形式出现的全新交易模式,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市场供应和消费模式,即时通讯、第三方支付等基于“网络经济”的各项应用出现,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
因此上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形成在表现上有个方面,其一,以互联网为平台产生实质性的经济行为,其二,互联网所容纳的经济现象不断丰富。仅仅基于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产业融合,包括远程教育、网络文学、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逐渐体现出来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区别;人们开始探讨“线上”与“线下”的不同模式,也标志着互联网经济在内部结构上开始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