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追寻与坚守:学、智、哲三识合一(4)
  
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追寻与坚守:学、智、哲三识合一(4)
分类:教育论文 热度:


 

三、锤炼教师的“智识”

教师不仅要有识,而且要有智,知识转化为智慧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是无法运用于实践的知识,甚至是迂腐的知识,反而限制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角色往往被局限于“传道受业解惑”之中,在大多数人眼中,一个人只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掌握一套教学模式就可以胜任教学工作。正如在美国出现了教师教育的“解制主义”(deregulation agenda of teacher education)思潮,解制主义者认为,教育是大多数个体都能胜任的工作。这种想法完全忽视了教师“智识”的养成是成为优秀教育者的前提。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的举措后,我国教师教育悄悄出现了这种倾向:教师教育的开放性不断加强,但高校却没有真正利用综合学科的优势来加强教育,任何人在具有一门学科知识后,通过教育学和通识知识两门考试,就能获得教师职业资格的认定,这使教师的专业性不断弱化,甚至出现了“找不到工作就去当老师”的现象,而这样的教师往往是缺乏智识的教师。
 

教师的“知”与“智”的差别在于:“知”的形成是做加法,而“智”的形成是做减法。“知”的形成是以教师是否掌握、是否熟记、是否了然于胸为标准,正如《孟子》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通过上述“加法”从而使个体的知识与能力得到精进,以达到“增益其所不能”的境界。而“智”的形成则如老子所强调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此处的“道”亦可看作是“智”的别称,“智”虽依“知”而来,却不拘泥、局限于“知”,锤炼智识的过程是需要日渐减损的,教师不能被各种表浅的、技术性的、技能性的知识所束缚,而要在教育生活中修炼“慧根”,以形成独特的洞见、识见、创见,将对教育本质的追思与领悟融会贯通,步入澄明之境。

锤炼教师的“智”至少要有以下两种功夫。其一,“行”的功夫,即教师在教育生活的践行中磨砺眼光,重新认识和发现教育实践现场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教师智识的获得不在于死读书本,不能够按图索骥,不可以抱残守缺,真正的教育之道是鲜活的,是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有所洞见与震撼体悟,它关乎心灵的成长。然而在传统的教师发展观中,教师往往被异化为“传授知识的工具”,这种观点束缚着教师之“智”的生成。教师教育课程中缺乏实践计划的安排,因为缺乏与一线足够的接触,职前教师往往不能熟练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际中,更遑论生成教学智慧了。同样,很多新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常常手足无措,只会简单模仿带教老师的行为,不会探究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理念究竟是什么,缺乏洞见与见识。职后培训中,很多教师也将其视作必须完成的任务或评职称时的资本,而不关心学习过程,学习结束后教师依然按照自己原有的模式进行教学,所学的新知识并不能真正转化成教师的“智”。此外,还有不少教师只是将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与工具,几十年如一日采取他所习惯的教学行为,断然没有教育之“智”的生成。教师智识的生成离不开自己在职前、职后教育的不断思索,自觉地将智识作为其专业发展的基础。
 

其二,“问”的功夫,即高度重视与褒扬好奇、好问、坚毅、执着、热情等非理性精神在教师之“智”形成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冯契的“转识成智”说之所以享誉哲学界,是因为之前很多哲学家把“智识”的获得仅仅理解为静观、玄览的理性过程,“老子承认求学问,天天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的最后的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他注重理性思维这一点是对的,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的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也是对的。”冯契则看到王夫之对老庄哲学的静观、玄览这种理性主义思维片面性的批评,“老庄讲静观、玄览,并未真正体验到色、声、味等现象和见闻等感性活动的本原。从本原上说,这些感性经验、感性活动源与性与天道的交互作用,因而,一方面,理性的直觉作为渗透着理性的感性活动,并不是闭目塞听,而是既闻见又超乎闻见,把握性与天道;另一方面,理性的直觉并非像佛老那样以灭闻见为途径,而是凭闻见等感性活动以载道、显现,所把握的不是虚无、寂静的境界,而是生动活泼的实一之流,性与天道交互作用的辩证运动。”因此,教师对于教育本质的好奇心、探究心,对教育规律的坚毅执着的追寻,对授生以鱼与授生以渔的探索的热情等,这些非理性精神的彰显都有助于教师“智识”的生成,没有这样的探求心、执着的勇气与热情,也就没有“智识”的获得。“智识”的生成与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既有赖于职前教育的熏陶,也有赖于在教育现场中的发问、好奇,更有赖于教师始终对教育大道与规律执着、热情地寻绎。为此,教师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必须要强调师范生始终要在课程学习中反思与追问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教育?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教育中的自己?如何看待教育之于师生的意义?这些问题关乎未来教师“智识”的形成。只有当师范生能运用价值性的、非对象性的、人文寻绎的反思精神跳脱出“知识传授”这一固化角色,才能为“智识”的生成提供契机。同样,在职教育也要进行变革,中小学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场所,应为教师提供民主、自由、宽松、包容的学校文化,激发教师的探求心,鼓励教师好奇好问,支持教师对于教育之道有不同的洞见与创想。此外,行政人员对教师过多的评估、督导、视察,同样也会束缚教师“智识”的生成。只有在自由宽松、从容闲适的管理制度中,教师的“智识”才能真正得以全面绽放。

上一篇:主体间性视角下中小学教育惩戒的实施研究 下一篇:生命关怀导向下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教学路径构建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