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课堂上让学生沐浴特色课程育人之道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特色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程是特色教育的蓝本,只有编入课程表、进了课堂,这个蓝本才算完成了一个循环。因而,能不能在主阵地里挖掘出特色教育的育人契机并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实施,成为特色课程能不能发挥双重功能的关键。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是上海市法治教育特色高中,学校非常注重诸如公平、正义、民主等法治精神和理念教育。多年来一直锐意打造民主课堂,其中举措之一是实施课堂听证,以此方式解决民主课堂构建中的某些问题。如学校曾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争议,师生、家长对小组合作学习利弊看法不一,有的要求停止,有的要求继续,小组合作学习陷入两难境地。对此,常见的应对方案可能是,学校领导召集教务管理部门、相关教师、班主任等开会分析问题,研究决定小组合作学习继续与否。但该校高二年级的处理方式是,学生围绕“‘小组合作是否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矛盾焦点”为主题召开听证会,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充分发表看法和建议,把问题说清楚、把需求讲清楚、把建议谈清楚,以便在广泛的意见中综合分析决策。听证会上形成五条建议:其一,小组合作不等于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恰当的问题;其二,小组讨论之前,应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其三,注重对组长的培养,督促、指导组员讨论前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其四,加强学生的指导与培训,提高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五,设立必答题和抢答题,请小组内不同成员参与班级交流。
听证是法治背景下一种常见的做法,学校选择用听证的方式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争议也是符合特色教育的理念和精髓的。但其收获的远不止法治本身。课堂听证让学生学会用“法的规则”处理事情,这是“术”;同时,透过这样的方式,民主、平等、协商的思想植根头脑,影响学生终身的做人处事理念方式,远远超出“法术”本身,由术生道。
(三)在特色隐形课程中挖掘心灵滋养之源
隐形课程也是特色教育的重要课程。隐形课程通常因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非正规性而缺乏有规制的实施,更谈不上纳入课程表,因而其功能通常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为例,校园文化环境也是课程。根据特色教育主题打造配套的特色校园文化,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做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凡是办学特色较为厚实的高中,都有鲜明可见、可感知的特色校园文化。但是只挖掘校园文化环境的显性功能还不够,校园文化不能停留在静态、平面课程层面,而要立体化、动态化,能在与学生互动中不断生成,即要把校园文化的隐性功能释放出来。对此,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的做法值得肯定。枫泾中学多年来打造美育特色高中,着力开发审美课程,营造审美文化,建设美丽校园,滋养美丽心灵。对校园美的文化环境营造方面,学校建设开发了三个系列的校本课程,以课程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一是“一画一故事”系列。作为一所从美术起家的学校,校园几乎处处都有各类画作,这些作品如果只是墙上挂挂则意义不大,学校引导学生自选作品,进而收集、欣赏、交流和展示自己对每一幅作品的心得体会,挖掘并传递其中的艺术光辉和价值内涵,感受人性的真、善、美。二是“一人一故事”系列。学校要求在就学期间,每个学生都要记录下校园中最令自己感动的一则故事或一个人。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欣赏他人,欣赏周边的事与景,发现他人与世界的美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三是“一景一故事”系列。学校地处历史文化名镇——枫泾古镇,资源丰富。学校组织教师,根据学校不同的景点,结合一定的史实资料,编写“一景一故事”的校本课程,让自然美与人文美和谐统一。三个“系列”,画里有人、景中有事,一画一景、一人一事中散发出浓浓的育人之美,使静态的特色校园文化变成动态的特色教育课程。
原创: 徐士强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六期,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