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十三五”规划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化研究:结合我国经济供给体系现状,存在高端产品稀缺与传统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积极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长期发展目标,加速产能过剩消化,提高要素生产效率,降低企业市场成本,是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和总量提高的基本前提。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产能化”角度展开研究,分析“十三五”期间经济现状及产能过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阐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困境,并最终给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化的策略。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化,十三五规划,产能过剩
0、前言
供给侧是与需求侧相对应地概念,从经济学角度说,泛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生产力自愿在一定时期、一定市场领域以及一定价格水平下能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简单地说,供给侧就是“供给方面”,它与需求侧的相对平衡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前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有效调节的策略,在上世纪70-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及相关联经济体呈现出明显的经济衰退现象,在需求侧的经济努力效果有限,无法从根本上遏制通货膨胀、经济停滞等现象,而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保持了迅猛的增长势头,逐渐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本质上,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供需平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背景和依据
1.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背景
“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深刻和复杂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现象日渐突出,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大而不强。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0万亿美元,拥有全世界经济总量的13.3%,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大国”的位置日趋稳定。但是,我国并不是经济强国,一方面,社会经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中西部落后地区还不及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中国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排名不断靠前,但工业品类型主要以资源型为主,能耗高、效益低、投入大、附加值小;换个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总量庞大是建立在资源型产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比例小,在综合竞争力方面相对较弱。
第二,人口红利优势丧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以及经济总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劳动力的不断释放。基于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工业化生产体系,总体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劳动力成本较低。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口结构不断变化,我国“人口红利”的优势也开始消失。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比例为14.3%,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模式,有效劳动力资源(16-59岁)不断减少,“刘易斯转折点”效应明显,如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现象、“空巢老人”现象等,从侧面反映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
第三,要素资源制约加强。“十二五”期间,我国共统计出262个典型资源型城市,要求展开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说明当前我国经济领域要素资源制约的作用依然很强。数据显示,我国在化石能源、水泥、钢材等资源消耗层面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0%,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超过50%属于高耗能类型,而这直接造成了对进口的高度依赖性,从客观上说,资源型经济模式已经产生较大的发展桎梏。
第四,中等收入陷阱风险。201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了7400美元,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相应地,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范围以后,社会整体经济趋势平稳,容易产生对成熟经济发展机制的依赖,进而阻碍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说,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前期过度关注经济增长,忽视了产业结构优化、科学技术发展、人力资本开发等因素造成的。
第五,体制制约作用明显。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改革中存在的盲点和不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市场职能与政府职能之间的博弈此消彼涨,矛盾一直贯穿,“市场化导向”并没有实现全社会覆盖,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等,大量资源在市场上处于垄断性地位,非公资本的渗透力非常有限。同时,政府职能不仅积极活跃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对微观经济体的干预也十分频繁,行政审批依然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模式。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行性依据
消除经济结构中的制约因素并构建经济高速增长的长效机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而结合供给侧的四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而言,其优化配置的目的是基于长期潜在经济增长实现的,因此,结构性改革是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四大要素优化配置的前提。
从宏观经济表象上看,2007年以后,我国整体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整个“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回落。2005-2015年之间,全球贸易出口呈现连续负增长态势。2011年中国人口结构拐点出现,社会劳动力呈现负增长态势;2010-2015年间,房地产行业进入增速减缓阶段,社会固定投资增速开始放缓,工业经济也进入后市场周期。种种迹象表明,以来需求侧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逐渐消退。
从产业经济实质分析,我国市场经济表现出强烈的供需错配现象。例如,2015年中央银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但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在消费领域,外汇流失现象却十分严重,海外消费规模不断增加,海外旅游持续增长;例如中国消费者大量涌入日本市场购买马桶盖、化妆品等现象。由此可见,中国市场的需求侧依然旺盛,但短期供给侧却无法满足,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是长期供给改革。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并不是首例,上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陷入经济滞涨困境,在需求侧改革作用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供给侧改革实践获得了成功,并形成了“里根经济学”以及“撒切尔主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中国“十三五”期间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重要使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消除现有成熟但落后的经济体制形成的发展障碍,避免经济增幅下滑以及结构性失业的出现。
2、 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指出: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影响
“十三五”期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是产业链上游,分析传统企业被市场需求疏远的原因,主要是人民群众对高端品质产品需求与传统低端产品过剩之间的矛盾。现阶段,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并不存在“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存在“要不要”的问题。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统一分配供应不同,它并不要求从市场角度限制需求(即需求紧缩),而是从供给侧展开产品质量改善,实现供需之间的“新平衡”;基于此,市场就必须先解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2.1 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就是指一个行业所提供的产品远超出了市场需求,也包括某一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的情况。但是从市场学角度分析,需求和供给之间并不是单纯地“非此即彼”,两者之间存在大量的可替代要素。因此,“产能过剩”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从消费意愿上接受产品、正常消费,但行业生产能力超过了消费需求。其二,从消费意愿上不接受产品,对该类产品需求不旺盛,但行业生产能力保持以往正常水平,甚至超过正常产能。这两种“产能过剩”都会造成产品的大量积压,前者可以视为“生产力产能过剩”,而后者则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后者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化的重点关注对象。
无论哪一种产能过剩意味着生产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一般来说,产能合理利用的区间在79%-83%之间,但就目前情况分析,我国产能利用率不足75%,属于严重产能过剩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国产能过剩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产能过剩比例较高。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100%都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尤其在冶金、煤炭、水泥、钢铁等产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煤炭产业中的焦炭过剩超过200%,钢材过剩超过40%。此外,包括一些轻工产业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如家电、日化、纺织等产业。
其次,缺乏有效遏制手段。从宏观角度上说,我国部分产业存在“越过剩、越发展”的现象,在缺乏市场调查、巨大利润诱惑下,钢铁、汽车、水泥等产业在已经呈现出明显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依然有大量资金注入,但政府和市场层面都缺乏有效地遏制手段。
再次,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十三五”期间所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不仅仅来源于传统产业,也包括大量新兴产业,如风电设备、光伏产品等,“十二五”期间,我国对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政策、财政方面的扶持,在极短时间内风电产业、多晶硅产业、光伏产业等迅速崛起,大量非能源产业资本注入,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以光伏为例,主要通过出口欧美市场维持,甚至出现了欧盟对我国光伏反倾销事件。
最后,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我国市场被大量低端产品覆盖,消费需求不断萎缩。另一方面,对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需要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形成产能过剩和刚需旺盛并存的矛盾局面。例如,我国的钢材产能过剩严重,但用来生产圆珠笔芯、高档电器的优质钢材却需要大量进口。
2.2 产能过剩影响
产能过剩对我国经济影响十分严重,它直接导致了市场恶性竞争,企业为了维持市场占有率,不得不选择“价格战”的方式打击竞争对手。但在成本制约下,经济效益不断减少,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同时,产能过剩也导致银行信贷风险提高,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加,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从产业链角度出发,一个行业产能过剩就会牵连到上下游企业,经济风险呈现“连锁反应”。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企业,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依然提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导致优质企业、行业无法进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被中断。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产能化阻力
总结来说,我国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对于后两者而言,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其中又包括了高端产品紧缺、低端产品过剩、新旧产业产能过剩、结构性供给不足等,牵涉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存在较大的改革阻力;笔者以下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展开分析。
3.1 政府阻力
从2015年11月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来,关于“去产能”的争议就一直存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认同上存在很大分歧。一方面是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高度重视,表现出解决产能过剩的极大决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整体热情明显低于中央政府,观望态度明显。
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指出导致地方政府阻力产生的原因有几点:
第一,缺乏具体的改革指导意见。中央政府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观点时间较短,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目前只具有纲领性文件功能,并不具备实际的改革指导功能。地方政府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在没有统一改革方案之前,只能以观望的态度等待中央指示。
第二,缺乏去产能化改革的动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首要任务是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并且不断地产生政绩。在多重执政目标的影响下,本能地会选择对自身最有力的改革发展方向。在保持经济增长和去产能化双重目标的要求下,毫无疑问地会放弃“去产能”,将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区域经济维护方面。
第三,缺乏去产能化改革的财力。相比去产能化改革,地方政府更青睐去房地产库存,原因很简单,通过房地产经济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拉动房地产上下游企业的经济复苏。而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产能,不仅周期长、困难大,同时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用来解决产业结构优化、下岗职工安置等问题。这对于在财政方面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地方政府而言,根本不具备实现能力。
第四,缺乏可替代性财政高收入。产能过剩产业存在的问题固然严重,但负面影响主要在宏观经济领域表现,而在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依然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高收入来源。例如,“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企业虽然亏损严重,但钢铁企业对于地方经济的税收贡献依然占据较大比例。相对来说,展开去产能化改革,在短时间内政府不可能找到替代性的财政收入,这也是导致阻力产生的重要原因。
3.2 企业阻力
企业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从市场上获取利润,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无论自身是否处于产能过剩行业,一旦市场环境恶化,企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转型,而是自救,通过一切途径和手段维持运行。具体分析,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化方面的阻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压力。经济压力是导致企业回避去产能化改革的主要原因,产能过剩情况下企业的生存虽然艰难,但可以维持企业的基本运转,企业组织结构相对完整,员工情绪相对稳定。而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产能化改革要求缩小生产规模或完全停产,企业就必须解决下岗职工的分流问题,包括下岗安置、离退休资金准备等,一次性投资很大。相比而言,企业更愿意将大笔资金分散到每年的薪酬中,而不愿意一次性支付。
第二,转型困难。一些企业希望通过产业结构转型改善现状,但对于产能过剩企业而言,能够在现有企业基础上实现的转型方向并不多。例如,以煤炭企业为例,可以通过设备、技术更新实现煤化工产业转型,但转型后的企业依然存在去产能化要求。
第三,就业问题。在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工作的员工,大多从事的简单性劳动,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知识技能较少,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岗位,因此也极少有员工主动离职。尤其在国有企业中,大部分员工由于年龄、工种、习惯等原因,宁可少拿工资也不愿意离职,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产能,必然会遭遇来自企业员工方面的阻力。
4、 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产能化策略
4.1 强化政府调配职能
结合“去产能”任务改革的本质,要坚决避免产能过剩产业的投资、审批和建设,借助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实现产业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一方面,构建服务型政府模式,简化企业服务流程,从政策、财政等方面加强对中小型创新企业的扶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坚决取缔地方经济保护,鼓励创新、创业,逐渐打破过剩产能产业链体系,加快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速度。
4.2 完善产业经济政策
产业经济政策的主导者是政府,换而言之,就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职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当然,“去产能”本身也可以通过市场协调实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会不断地对市场经济主体展开选择,一些风险抵御能力弱、资金实力小的产能过剩企业,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倒闭、解散,而坚持下来的企业则说明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通过不断地改革、转型、发展,最终也可以实现过剩产能的清除。
但是,单纯地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去产能需要消耗很多时间,从社会经济整体方面来说,周期越长,越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应地,由于失业问题、信贷风险问题等,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一些优质企业、先进技术等无法实现快速投产。基于此,通过完善产业经济政策,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从整体上对产业进行规划、重组,实现转型升级周期的缩短。
4.3 加强高端产品创新
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低端产品提供了倾销空间,同时也是产能过剩企业实现维持运营的基础,但从长远发展来说,这种情况必须扭转。低端产品意味着技术含量低、能耗高、附加值小,无法在国际市场展开品牌竞争。同时,随着我国生产力成本低的优势消失,而周边其他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依然拥有人口红利,在生产同类型产品上做对比,其成本优势更加突出。这也就意味着,当前我国产业经济面临成本升高和效益降低的双重压力。
很显然,在中国人口结构拐点出现以后,在较短时期内不可能重新获得人口红利,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产能化,就必须加强高端产品创新,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并形成品牌化战略,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将“中国制造”改变为“中国创造”。在实践上,一方面要加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资源型城市改革为基础,优化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寻求低端产品需求市场,同时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科技、人才和生产线,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扎稳打的实现供给侧改革去产能。
综上所述,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最终仍然是为了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而并非为了改革而改革。“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矛盾呈现出周期性和结构性并存的现状,而结构性矛盾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这也是需要重视去产能化的原因。同时,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化的关键是政府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步调一致、相互配合,合理解决改革中的矛盾问题。如果缺乏中央政府的规划指导,地方政府很难主动展开供给侧改革的相关事宜,同样,缺乏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中央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目标也难以落实。
参考文献
[1]任森,王大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J].银行家,2015,12:45-47.
[2]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02:12-17.
[3]程恩富,方兴起.迪顿对消费的理解与我国当前的消费——兼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5-11.
[4]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8-20.
[5]许光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奠定良好基础[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1:12-15.
更多经济论文发表立刻咨询锦锐论文网:
QQ:2604244082张老师
电话:010-52898037
手机:18810183632
网址:www.lwbao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