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身体离场:体育量化教学导致的学生厌学现象
“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仍然是学校体育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其原因在于体育教学中目标制订和评价的过度量化和标准化,过度量化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缺乏趣味性、健康性和发展性,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过度量化的评价多注重标准统一的总结性评价,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性、个体差异性的关注,如体育能力优胜者能轻松获取优异成绩,而弱者尽管付出巨大努力,成绩仍不理想,难免失去信心,产生对体育学习的抵触情绪。过度量化的教学致使体育端正态度、培养情操、磨炼意志等人文目标被遮蔽,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精神和价值观的扭曲,不利于全面发展。身体素养教育注重以人文本,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心理弱化:身体挫折教育离场引发的情绪效应
挫折教育的利弊一直为学界所讨论,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挫折的信心、意志力、乐观心态等,实现对生命的人文关怀。身体作为挫折的直接感知主体是挫折教育的首选,但当前身体挫折教育实施艰难。后独生子女时代的“6+1”家庭模式,形成了家长对孩子的非理性关爱,并延伸到学校教育中。教学中,由于某些不可控因素导致孩子身体受到轻微伤害时,出现家庭对学校控诉的个案并引起全体教师的警惕,形成了教学中的“不出事”逻辑,身体活动负荷大幅削减,长跑、体操等项目几乎销声匿迹。同时,在生活中,由于社区车辆增多以及停车对空间的占用,青少年户外身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占,学生多在家中与智能电子产品为伴并沉溺其中。挫折教育的离场,身体被“幸福”观照,心理承受力、意志力难以磨炼,在遭遇挫折时,心理极易崩溃并危及生命健康与安全。身体素养教育能够通过对学生的身体施加运动负荷刺激产生的痛苦体验,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完成运动负荷所需的意志力、承受力、信心和决心等心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精神异化:身体活动审美错位导致的认知障碍
身体活动审美是经由身体活动体验感知后的心理认知,目的明确的身体活动会产生明显的情绪体验,促进精神豁达。体育中透过锻炼体魄促进精神文明的身体活动是一种有内涵、品质、力量、动感、圣洁和美丽的仪式,能让身心在身体活动的体验中感知“诗意地栖居”。然而,身体活动严重不足的青少年难以感知这种情绪体验并引发身体审美错位,在流行“美学”文化的影响下,将媒体塑造出来的明星形象视为“美的元准”,且依此标准通过“科学”技术进行身体改造,例如抽脂、整形、药物减肥等。这种身体之美因缺乏运动的塑造而有表无神、有形无韵,缺少展示生命的正气和灵气。身体活动审美错觉极易导致学生产生自我身体缺陷认知,消解了身体的感知能力,造成身体生态失衡,危及生命健康。身体素养教育以身体活动感知为手段,提高学生的身体自我认知,强化运动型身体之美,塑造精神与德行,促进生命的意义感知。
(五)社会焦虑:负面身体自我认知引发的生活自卑
负面身体自我是青少年对自我身体缺乏信心而导致的认同危机,在行为中,或表现为借助“科学手段”对身体进行技术改造,或借助虚拟技术对身体进行“改造”,例如美颜、滤镜、增高等。负面身体自我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弱化了心理自我认知,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心理效益,缓解压力和焦虑,改善情绪并提高身体自我认知,强化身体自尊,而缺乏身体锻炼则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身体形态、素质偏离正常水平,如肥胖、瘦弱等,并伴有多种疾病,身体自尊下降,形成负面身体自我,并容易导致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人际交往障碍,社会适应能力弱,易表现为退缩性的自闭人格,生活自卑,恐惧社会交往,缺乏生活自信。身体素养教育践行的是“身体活动让生命更有意义”的教育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活自信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体育健康促进:身体素养教育教学路径构建
2020年8月,由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共同签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要求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增强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交往和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健康,提高身体素养,达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体育教育目的。“身体素养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身体活动能够让生命更有意义”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成为解决生命危机、促进身体健康的关键技术,而体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身体素养的基本手段和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拟建构以生命关怀为导向、以生命健康为目的、以体育教育为核心的身体素养教育教学路径(见图1),具体操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