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话语范式的演变与展望
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鉴于不同时代政策环境的规制,职业教育的产与教关系也在不同政策语境与时代背景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出现了不同的实践形式。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话语范式的演变
1.教育附属“单位”:教育面向生产劳动的主流意识形态化的话语范式(1949—1977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开始着手经济恢复与建设。新中国的职业教育也经历了起步与建设的发展过程。根据国家的需求,结合苏联的经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产与教的关系在此阶段的政策文本以及研究文献中更多的是以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范式频繁呈现。
2.市场要素凸显:“市场化”与“西方化”的自我批判与借鉴学习的话语范式(1978—1990年)。改革开放助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探索市场化改革。国家更将教育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关系置于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地位。随着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与战略的出台,我国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推进与深化,政策与实践逐步推进,产教关系在借鉴与探索中开始建构适应新时代的话语范式。
3.产教混沌状态:产教结合主导下的政策依赖性话语范式(1991—2005年)。因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相关的重大政策规范也陆续出台,产教关系也进入话语范式的新时期,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政策依赖性。但是,产教关系的话语形态并没有受这一阶段“教育产业化”等思想的影响,与前一阶段的产业导向相比,产教关系的表达更倾向于一种基于产教结合目标的产教混沌状态。
4.产教双主体互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下多元立场的话语范式(2006—2013年)。21世纪后,我国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新兴工业化的新时期。职业教育领域因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继续完善政策安排,重点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推进产教深度合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产教关系范式演变提供了新内容和新方向。
5.产教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格局:产教融合为核心的话语体系的形成(2014年至今)。我国产业层次不断升级,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以规模扩张为典型特征的外延式向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内容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互动向更深层次、更全面化的方向发展,此阶段聚焦于进一步完善政策与制度的建设,推动产教关系的治理体系走向多元中心治理,并推动产教走向深度融合,建成产教融合深入的话语体系。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话语范式的展望
1.重视顶层设计,关注“政策翻译”。近年来,从政策文本到文本的方式已不再适用,应当尝试构建“政策翻译”的话语范式。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制度设计解读与理论研究入手,从教育现象与问题出发“翻译”政策话语,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促进产教融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实施细则的落地。
2.关注关系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新的阶段性命题以及产与教之间交织的教育属性、社会属性、产业属性等各种类型的特征,要构建政府、行业、企业以及职业院校等多主体之间的新关系,建立健全多要素融合的产教融合。此外,作为当前阶段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也应当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3.立足本土特色,构建国际话语。当前产教关系的学术话语很难凝聚共识,立足国际学术舞台。兼顾国际推广性与本土化特色的产教融合话语体系的构建正是当前产教融合的重要任务,可从理论分析与历史演进的视角,对产教融合发展较好国家的模式进行内在逻辑解析,并根植于中国文化,关注人类共同的话语问题,推动我国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4.规范科学范式,加强定量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标准的构建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有序且有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产教关系研究范式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但当前关于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研究文献较少。因此,在未来产教融合发展中,应积极关注产教融合质量的评价机制与标准构建,并积极运用定量研究法,提升产教融合评价标准的科学化与可推广性,同时为政策制定提供可参照的依据。
作者简介:林晓雯(1995- ),女,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刘志文(1972- ),男,江西余干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本文已经发表在《教育与职业》2019年第23期(原文字数: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