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被拒后怎么修改?
论文投稿被拒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可能就是论文还有多大修改价值。什么样的论文值得修?笔者认为,一篇文章值得修,是因为它存在一定的价值,至少有某一方面的亮点。没有任何价值或亮点的烂尾楼(论文)还是拆了重建算了。一篇文章有价值,可能至少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文章观点有价值
这种有价值的观点应是作者独到的观点。我一直相信,对于一些问题,甚至不同人面对共同的问题,都会有一些独到的认识,这就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结构框架和语言都是围绕这一灵魂建立起来的。一旦形成这一核心观点,就需要表达出来。说服自己,是表达的第一步,就是要从自己的判断来反复确认这一观点是否有价值。说服别人,是表达的第二步,就是让别人能够信服,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能让审稿人和编辑信服。
但有些时候,明明自己有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却说服不了别人。那就是表达论证的问题了。这样的文章,千万不要放弃,要通过修改说服别人,让别人接受自己的学说或者观点。这是参与学术讨论与争鸣的必备素质。
(2)文章结构有价值
文章结构的搭建必然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果。有时候,为文章找到了一个理想的结构框架,然而审稿人却指出“文章观点不清晰、问题不明确”等问题。这很可能是文章的理论观点未理清。这样的文章如果放弃了也是非常可惜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尽量在保留原来论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去阐明每一部分的内容,至少要做到能让审稿人看明白。审稿人看不明白可能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是无论文章好坏都给你通过,另一种是无论文章好坏都给你不过。当然,找原因主要从自身找原因,审稿人都看不懂,八成是自己语言搭建问题。
当然,触及文章观点的修改是触及文章灵魂深处的修改,挑战也可能比较大。这往往意味着,作者在写文章过程中,对一些观点的认识并不够清楚,或者说对一些必要的问题缺乏交代。总之,一旦审稿人指出观点上的问题,而且作者想通过修改继续说复审稿人,就要对文章的基本新思想进行深思熟虑,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思考研究过程。
(3)研究问题有价值
笔者也收到过一些期刊的拒稿意见,例如认为文章“研究问题有价值”或者“研究有价值”,但“研究不够深入”。个人认为,这样的文章放弃了当然可惜,因为期刊已经指出,这样的问题有价值,只是你做的研究太浅了。
这样的文章,需要尽快修改,但又最难修改。因为一旦你的速度慢了,别人更深入的研究快你一步,你原来研究的结果就全废了。但这种文章往往意味着原初的研究挖掘得比较浅,进一步深挖存在着较大难度。需要通过文献的进一步阅读、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以实现论文质量的跃升。这往往不亚于新作一篇论文,但好处在于不用重新选题了。
如此,期刊的暧昧态度就会给我们造成纠结:一方面,期刊在对你暗送秋波“这样我的文章我们需要”;另一方面,又对你极限施压,暗示你“达不到我们标准就不好意思了啊”。
论文投稿被拒后修稿的三项修炼
(1)文章观点有价值论文的修改
上面已经分析,这种文章的退稿原因是:尽管作者坚信论文观点是有价值的,但由于论证和表达薄弱,没有说服别人(审稿人)。
论证和表达薄弱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一是可能没有纳入最新的研究文献并利用最新的研究文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以至于让审稿人认为你的文章主观性太强、脱离学术史,进而显得有些自说自话。学术论文事实上有很多“用一万字来说明一个观点”的情况,原因就在于需要让自己的学术观点的呈现镶嵌于原有研究的脉络中。或者说,需要充分的文献来支持文章的论证过程。有了这些文献的支撑,核心观点还可以是原来的观点,但审稿人已经没有理由再说你“自说自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