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及展望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本文聚焦这一过程,力图追觅、解析、反思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沿革轨迹、主要内容、制度实施及其所获成效。探寻在一定社会背景和经济、文化、政治等环境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机制,为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及实践中的有效路径。
一、回顾: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召开多次教育会议,颁布系列文件,出台规范制度,就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这些政策文件“广泛涉及教师的地位、作用和待遇以及师范院校的调整和师范教育的发展,教师的培训、进修以及教师的思想政治改造与学习等”,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风向标。总体而言,集中在两个维度:其一,聚焦于教师社会政治定性,进行教师队伍改造,而后发展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其二,聚焦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维度,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教师的职前培养(师范教育)和职后培训。
(一)改革开放前教师队伍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第一,关于教师的思想改造及社会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开展了对教育制度的改造,大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性质的人才队伍。在思想价值观维度对教师开展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对其政治属性进行定位。《关于1950年全国教育工作总结和1951年全国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中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学生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即1950年参加各种政治学习的中小学教师在50万人以上,广大教师以崭新的面貌投身于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其后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持续进行。1962年,周总理在《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但在“文革”中“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提出,1949年后的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和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这对教师队伍建设产生了严重冲击。
第二,关于师范教育的改革及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着力进行师范院校的调整。195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的决定》和《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基本上确定了当时师范教育改造和建设框架。1951年《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1952年《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对师范教育的任务、运行制度作出明确规定,1956年《关于实行师范学校规程的指示》对中等师范如何设置也作了相关规定,至1957年,初步建立起新的师范教育体制。1952年《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和1954年4月《师范学院暂行教学计划》等文件的颁布则对师范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较为详尽的指导要求。这一系列文件的颁布提高了师范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建立起新的教育教学秩序。“文革”时期师范教育曾一度陷入停滞阶段,直到改革开放后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第三,关于教师职后的培养与培训。新中国成立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面对这一情况国家全力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工作。1951年8月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在讨论在职教师质量问题后建议各地建立教师职后学习制度,举办教师业余进修学校,通过函授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由此推动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大跃进期间,师资培训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但经过后期修正,培训工作依然取得较大成就。到1965年,全国高中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程度的为70.3%,初中教师达到大专以上程度的为71.9%,小学教师达到中师以上程度的为47.7%。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在“文革”时期受到严重影响,从1966年到1969年高等院校停止招生,教师培养无法有效开展,严重阻碍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二)改革开放后教师队伍建设迅速发展
其一,关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及道德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期,教师队伍也得以恢复和发展。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的政治地位得以提升。同时,教师的经济生活也得到改善,1978年3月,邓小平指出要提高小学教员的工资并肯定他们劳动的价值,提出“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此后相继颁布的《关于评定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等政策文件推动了教师工资制度逐步完善、待遇逐步提高。1985年教师节的设立进一步肯定了教师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内容则在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教师队伍管理,以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
党的十八大后,教师的生活待遇及社会地位等问题得到进一步重视。2013—2016年中央财政共拨付资金112亿元,用于补助22个省份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乡村教师,惠及130多万人,最高人均月补助标准达到2000元。2017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等印发的《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回应了城乡中小学编制标准倒挂现象,对促进教育公平、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偏远山区的教师发展空间及生活待遇也不断得到重视并进一步改善。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职务(职称)晋升向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
对教师社会地位进行肯定和提升的同时,也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进一步规定。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指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重要一环。从思想维度要求教师更多地回归教育本身、教育专业本身,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师职业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
其二,关于师范教育的改革及发展。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师范教育,全面恢复教师的职前教育系统。从1978年10月颁发的《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到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规的颁布推动师范教育迅速进入良性发展时期。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及2001年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的颁布,开启、推动师范教育结构大调整,师范教育打破单一培养主体、走向开放系统。高等师范教育形成研究生、本科、专科三级培养模式,分别为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师资,促进了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发展。2002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教师教育”,并对其内涵和要求进行了相关阐述。其后,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培养,2008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多项举措并举,保证师范生优质生源。2011年《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及2012《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文件则从课程专业维度明确专业发展要求,推动了教师队伍的优质专业化发展。2012年《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成为全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并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之后教师教育进一步发展。2012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加强教师学习及培训基地建设。“截至 2016年年底,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培养师资的教师教育院校达550所,共计4000 余个师范类专业。”同时,加强师范专业建设,启动师范类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强化师范特色。201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教师资格制度,对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为造就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指明方向。
总之,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四级体系,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四级体系逐步向大专、本科、研究生三级培养体系转化,学历层次不断上扬。同时通过免费师范生、农村特岗教师等举措补充教师缺口,提高教师质量,也对中西部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有一定改善作用。
其三,关于教师职后的培养与培训。“文化大革命”后师资能力落后,相关资料显示,小学教师的合格率为47.1%,初中教师合格率为9.8%,高中教师为45.9%。因此,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水平迫在眉睫。党和国家召开系列会议,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出现诸如以教材教法(1980—1984年)为重点、学历补偿(1984—1990年)为重点的主题培训,以及通过短训班、函授班、广播讲座等培训形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20世纪90年代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把“教师队伍建设”单列出来,要求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其后《教师法》《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相继颁布使教师职后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助推教师队伍的培训任务、要求及质量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培训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专门化、专业化、多样化。2012—2017年,中央财政投入“国培计划”专项经费超过100亿元,201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17年11月教育部率先印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化学等学科的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培训工作更专门化。教师的职后培训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并且不断创新培训有效途径,努力探寻培训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例如,为解决教师队伍发展中西部结构性矛盾,对西部组织实施暑期西部农村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以及援助新疆、西藏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计划等,都对提高边远山区的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对稳定边远山区的教师队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缕析: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及反思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砥砺前行,呈现不断向前发展之势,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发展呈现出从被动适应到自觉主动反思的特质。
(一)以直面现实为前提预设的发展
在70年的教师队伍建设历程中,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阶段,无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者、设计者还是实施者,在思考、策划、实践之前都具有直面现实的前提预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特定的现实状况和时代背景,教师数量的满足是社会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于是大范围的职后培训及职前教师培养快速发展。据统计,教师队伍的人数1949年为93万名,1978年为899万名,2019年为1674万名,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师人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7.9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近两倍。教师数量基本满足了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教师教育类院校、独立设置的师范类院校以及非师范类教师教育专业均得到很大的发展,构建了较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也直接表现在对教师素质及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上来,促使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不断改善。从最初的20世纪50年代师范教育的初师、中师、师专、本科四个层次提升到21世纪的专科、本科、硕士甚至博士,不断向高质量的方向迈进。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则从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走向均衡化,大致呈橄榄形,“25岁及以下的教师人数比例逐步减少,26~45岁年龄段的教师比例偏大许多,45岁以上的教师比例人数偏少”。
(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发展
主体意识要求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彰显本国的理念、策略,在借鉴他人的思想和经验中并没有丧失自我的独立性和探索的勇气和能力,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过程正是坚持教育自信,不断地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建构过程。在教育理论的指导层面,改革开放前,教育教学改革曾长期未能摆脱外来理论的主张,新中国成立前各种理论蜂拥而入充分表明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不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界多年以借鉴苏联理论为主。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也受到苏联影响,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主体意识不强的状态,例如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选择针对性不强,符合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缺失等。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探索改革发展之路,进行本土教育理论探索。素质教育、教育公平及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等教育教学变革目标直接要求建立一支符合我国特点的教师教育队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贯穿教育实践的全过程,推动、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满足国家对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的人才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也需要一批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队伍来弥合东西部教师队伍、学科队伍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以及东西部教师素质上的差距。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我国当下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从“兼顾公平”到“均衡发展”的教育价值追求,成为创建具有本土特色教师队伍发展的间接驱动力量。
(三)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在一定历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必然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向专业化方向迈进。尤其在国际化、信息化、多元文化等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不断增加,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为中国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改革开放后大量的优秀教育理论不断涌入,加上本土教育研究者的努力,积累了丰厚的教育理论,其不断地驱使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教师职后培训及课程等领域的变革。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师德及对教育和自身职业的理性认知均不断得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基础教育改革及各类教育改革的助推下,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师日益具备多学科素养,拥有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较大幅度增强了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和对教育实践的分析、反思和研判的能力。
三、启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之路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预示着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需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革教师教育培养,创新教师职后培训,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深化教师管理改革。新中国成立70年的教师队伍建设经验与教训均为当下的教师队伍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加强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
教师队伍治理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基本诉求。新时代下教育治理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教育资源、教研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牵制和约束,并且这些因素的主体在一定的政策空间里和自主管理权限领域各自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弹力,导致教育治理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因而,在国家层面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下,各级各类法律制度彰显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教学部门本身均需不断完善自身履职能力,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加快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制定和完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长期规划
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制定和完善国家和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中长期整体规划,稳定全面的、基于历史性分析与现实性考量的,以及面向未来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育并非一朝一夕更不是可以朝令夕改的事业。当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教育的需求也一并变化,对高质量的师资需求成为一种必然。我国拥有1600多万名教师,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务必完善中长期规划。历史证明教师的培养层次及职后的培训方式,未来教师准入的数量及质量标准,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教师专业化发展均需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
(三)创设教师教育国际交流平台
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也驱使教育队伍建设走向国际化,要具备开放的视野,吸取不同国家和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审视自身建设发展中的不足。加强国际交流,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多样的方式参与到教师教育国际化浪潮中去。从国家到教育行政部门再到各级学校等多元层面主体应尽量创设顺畅的交流平台,做好顶层设计,坚持有计划有目的地按需派出教师。同时,确立标准,保证平台质量,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认证制度,提供机会支持甚至是驱动教师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促进专业发展。
(四)创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模式
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对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队伍存在着城乡、学科、地域上的结构性失衡,这在总体上极大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发展。因而,教育主管部门、专业机构及中小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首先,可通过建立省际、城乡中小学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化解中西部、城乡之间的资源不均衡、不平等的矛盾。其次,强化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根据现代化教师的内在要求及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建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等专业机构协同一致培养中小学教师机制,几方面相互协作,进行权责相对清晰的责任划分。再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教师发展模式,开展教师培养,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培训基地。最后,还可以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点带面,逐渐推广,为发展中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经验。
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是保障国家常盛不衰持续发展的伟业。建立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不是业已成熟的事情,而是需要继续深入总结、实践探索的过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应汲取中国历史与世界教育的精华,努力探索和建立既能够适应人类文明传承的需要,也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原创: 龙红霞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十期,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