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政治论文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2)
分类:政治论文 热度:

4、创新实践的强化

创新实践是创新主体从事创造事物的活动。创新实践也属于实践的范畴,它不仅具有一般实践的特征,而且更强调创新性。通过进行创新实践既推动了创新的发展,又锻炼和培养了人的创新能力。
 

注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尽管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但把学生局限在课本范围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从创新活动的构思到创新计划的制定、以及创新实践的实施都由学生来负责,老师只是定期指导,这样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够成为实践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抽象、晦涩、死板的缺点。更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
 

多途径、多种形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全国性创新实践比赛,实现显性创新成果。例如:全国建模比赛、大学生挑战杯等。通过比赛可以调动和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实践创新,并在实现创新的活动中有所收获。对于参与创新实践比赛的同学学校还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调动大学生的创新动力,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通过学校组织学生组建科技创新社团、科技创新论坛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营造隐形创新环境,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使学生勇于参与创新活动。
 

搭建创新实践中介平台。创新实践是创新主体借助于一定的中介对客体进行改造的活动,所以,创新能否成功以及创新成果的好坏也要受到中介的影响。一方面,搭建校内中介平台,学校可以根据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来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在校内创新实习基地,结合学校的一些创新项目可采取教师引导加自主实习为主,实习时间也可以由项目的难易程度采取弹性规定。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让每个学生自主安排实习的方案和进度,又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拓展校外中介平台,可以由学校牵头进行校企合作等模式积极拓展校外实习机会,通过校外实习参与并主持创新项目,使学生了解生产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三、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创新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人类对知识不断学习、传播和应用基础之上,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到基础和支撑的作用。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要,必须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实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1、将创新教育融入通识教育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不仅倡导通识教育的理念,而且致力于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实践。如今,通识教育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强调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特别注重人的个性发展。通识教育在增长学生的知识、能力的综合性,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创新人才正是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开阔的视野,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能力。可见,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充实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我国通识教育的公共必修课过多,通识选修课少,而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文化素质课较少,加之我国过早实行了文理分科,这就造成文科学生缺乏自然科知识,而理科生缺乏人文知识,这也使学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识教育要使学生有足够多的自由接触到专业以外的知识,这既实现了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也为其进行创新活动奠定了扎实而广泛的知识基础,因为无论是进行哪方面的学术研究,都必须先要学习基础的知识。只要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各个学科的高深研究才能取得成功。所以,逐步调整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文科学生的课程在要开设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而理科学生的课程要开设人文知识的课程,促使人文与理工知识的融合、相互渗透,从而不断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出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人才。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广泛的知识为创新能力提供了支撑。在创新活动中,掌握的知识越丰富,思路越广阔,产生创新思维的可能性就越大,创新活动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另外,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需要,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通识课程,例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类课程,主要介绍一些创新知识、开发创新思维,这样能够使大学生了解创新的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最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调整教学方式。以往的通识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以“教”为主,学生缺少对知识的探究问题和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通过课堂的提出问题和讨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有一套严格的评分方法,在学生成绩中,课堂发言占总分的25%—50%,而且,重要的并不是学生能否得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14]
 

最后,本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提出: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要打破文理条块分割的状态,实现文理科都要普及通识教育。一方面,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并非形式上的开设几门课程,而且要使学生形成扎实稳固的基础知识及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最终目标是通过通识教育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这一综合素质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等。另一方面,通识教育要贯彻大学教育中的整个过程,并非只是短短的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就能够完成的,而且要将通识教育的课程贯彻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够夯实大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2、将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在融入通识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高等教育应该以专业教育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适应未来创业需要的能力为目标,通过专业教育目标的调整、专业类创新课程的开发、典型分析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的专业教育。

适当调整专业教育目标。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专业教育的目标,注重大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培养。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专业教育的目标,改变在专业课教育中,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情况,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目标。在专业教育中,将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在进行常规专业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专业教育的职责目标既培养专业人才,又培养创新人才。
 

大力开发专业类创新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要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依据,尝试将创新教育的内容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鼓励专业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教育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强化。将创业类课程纳入学生选修和必修课程中,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一些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并有课程成绩,就获得了“创新课学时”,有“创新课学时”方可完成毕业要求。
 

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一方面,专业教师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创新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某一专业领域的具体典型创新案例的讲解来进行教学,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同时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创新活动,使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获得一定经验,从而启发创新思维的形成。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创新设计比赛,由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评价,并对优秀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能使学生的创新热情得以激发、创新思维得以形成,从而在创新比赛过程中锻炼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干部在线学习论文:党员教育实践基地“项目化”运行模式研究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大学文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为主旨与创新向度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