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本”为遵循: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叶圣陶根据他所阐明的中国现代德育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核心, 总结我国德育和自身修养的丰富经验, 提出并深入论述了中国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四条实践原则以及相应的一整套方法。
(一)以主体德性发展为中国现代德育的本旨
叶圣陶认为,中国现代德育应当以主体德性发展为本旨,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着力于思想道德主体的构建。
以主体德性发展为本旨,首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现代中国,每个儿童或青少年学生都具有向善的天性和本能,即内在的德性,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因此,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一定要真正尊重,平等相待。要深入研究、了解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 针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实际正确引导,充分激发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在德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生动的教育情境,启发受教育者对好思想好品德的学习自觉和正确认知;对受教育者的活动本能、思想意识和个性心理,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因势利导;注重情感熏陶, 潜移默化,让好思想好品德在受教育者的心灵里引起“共鸣”,唤醒德性,“使之自化”。
以主体德性发展为本旨,集中体现在培养目的上, 就是要构建思想道德主体。诚然, 受教育者是学习主体, 但并非开始就是思想道德的主体。而对学生来说, 在越来越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他们无论是在校学习时,还是将来踏上社会,都要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纷纭复杂的思想文化激荡和挑战, 作出是非善恶等各种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增强不断适应时代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修养本领。因此,叶圣陶主张,德育必须致力于思想道德主体的构建,注重培养受教育者是非辨别和自我教育这两种关键能力。
是非辨别能力,作为一个人自觉分辨是非善恶、正确选择价值行为的理性力量,是受教育者面对环境成长为思想道德主体的关键能力。叶圣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对于青年来说,可以较多采用自由阅读、对话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在开放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锻炼形成正确的识别力。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还是应该以正面教育为主,着力培养他们辨明是非和美丑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 作为一个人在思想道德上自觉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要求自我修养、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 是受教育者面对自我成长为思想道德主体的关键能力。叶圣陶一直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他指出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把倚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中也能够“反求诸己” “严格自律”。所谓“自我教育” , 就是不去依傍他人的力量, 自己来养成好思想、好习惯。这种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一辈子“做人”所需要不断修炼的。上述这两种关键能力内外结合,相得益彰,构成了受教育者成长为思想道德主体的完整基础。
(二)以人的道德实践为中国现代德育的本体
叶圣陶认为,中国现代德育应当以人的道德实践为本体,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实践, 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实践, 以生活实践为检验、评价德育效果的根本标准。
学校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政治、思想、道德、法治理论知识,对学生思想品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知行合一, 自觉践行这些理论。在深刻的实践探究和体验中把这些理论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真知”,以至内化为他们的信念,才能真正促进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所以,针对学校德育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抽象说教、夸夸其谈、言行不一、形式主义的现象,叶圣陶一再强调:“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以人的道德实践为本体, 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始终做到知行合一,注重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实践。既要组织受教育者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参加一些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 更要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将获得的正确政治、思想、道德、法治认识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既要在一定的时间段,根据实际需要相对集中开展某些主题系列的实践活动, 更要抓住政治、思想、道德、法治上那些基本的精要的东西,引导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持之以恒地实践,“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人的道德实践为本体,关键体现在教育评价上, 就是要以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为检验、评价德育效果的根本标准。叶圣陶指出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考察其成效如何,不仅在学生之能否领悟,尤贵在学生之能否实践。”作为检验、评价德育效果根本标准的“实践”,不仅是指学校组织的或有教师、家长督促的学生实践活动,更不是“只表演一两回”的所谓“实践”,而是摒除形式主义的学生真实、自然的实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态度、行动、言谈相统一的本真实践。作为检验、评价德育效果根本标准的“实践”,也是摒除急功近利,在学生思想品德以至整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渐进性、深刻性、持久性的育人实践。
(三)以整体生命培育为中国现代德育的本位
叶圣陶认为,中国现代德育应当以整体生命培育为本位, 从教育的整体上, 结合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 寓于各学科、各课程之中,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及其通力协作, 来进行实施。
叶圣陶一贯坚持这样的观点:“受教育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尽管“学校为了教和学的方便,定了各门课程分别教授,分别训练,但是教育仍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育的整体系统中,德育必然要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生命成长,达到育人目的。
以整体生命培育为本位,在教育实践中,就是要把德育寓于各学科、各课程之中。叶圣陶指出,不单是思想品德课,“课内的所有知识课和技术课,课外的种种校内校外活动,实际上都有培养好思想好品德的作用”。“思想政治寓于各种功课和各种课外活动之中。”“一定要在教学中体现教育”,根据各学科、各课程的特点,系统地挖掘、组织其中的德育内涵、因素、资源、条件,使各学科、各课程共同发挥德育的作用,实现育人的价值。
以整体生命培育为本位,在教育主体上,就要求学校里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全体教师都要从整体着想,把德育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叶圣陶强调: “各科教师均负熏陶之责, 不以教某科为限。”“教师无论教什么,都得从整体着想,互相配合,步调一致,才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公民。”而且,从学生生活的更大范围来看,不仅是学校教师, 包括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都要通力协作, 共同来实施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有效促进其健康成长。
以整体生命培育为本位,表明德育要通过整个教育系统各个层次、要素及其联系才能充分有效实施,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个系统不管整体上或是哪方面出现偏差或脱节,都会对德育产生负面影响。叶圣陶曾经指出,学校以及家庭、社会,在办学或上学目的上为功名、谋私利,在教学上单纯应付考试、加重学生负担,在教育活动上搞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等,都会给德育、给受教育者健康成长造成严重损害,是必须高度重视并坚决改变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可见,叶圣陶关于以整体生命培育为本位的德育主张,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重要论述是完全一致的。
(四)以教育者的身教为中国现代德育的本源
叶圣陶认为, 中国现代德育应当以教育者的身教为本源,教育者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并在教育中做到“身教”与“言教”一致而更注重身教,以此作为德育感染力和实效性的根本保证。
叶圣陶一贯特别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身教示范作用。他指出引导学生学习成长,“老师的示范和熏染作用至关重要。在一切教育工作中,老师以身作则总归是主要的原则,而且是最易见效的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提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揭示了教育工作者全部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以身教为本的人格力量和“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智慧。
以教育者的身教为本源,必然要求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叶圣陶指出教育者“ 既然做教育工作, 自己必须先受教育,而且要身体力行,才有可能使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他鲜明主张“教育者要明是非,辨善恶,有见必言,有言必践:即以此立身,同时也以此为教。”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好思想好品德,自己就得首先养成并且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继续不断地养成这些好思想好品德。
以教育者的身教为本源,叶圣陶不仅把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一个基本原则,而且在他自己的一生中始终身体力行,“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遵循的古训,为实践这一原则树立了典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本文原创:任苏民/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室主任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二期,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