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依据课堂资源的集聚程度,选择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分解方式。课堂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教师自身学科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与物质基础(所在学校的软硬件、教研力度)等变量性环境因素,如果课堂资源集聚程度较高且相对殷实,便应组织本校的任课教师每周对不同课时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将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进行分阶段细分,衡量现有课堂资源对实现哪一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利,继而达成阶段培育之效;如果课堂资源较匮乏,便应相对减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分解,选择专家介入或跨校研讨,因势利导,进行短周期的交流与讨论,共同根据教材内容优先提炼学科核心概念,确定基础性的课堂教学目标。
其次,回归学科本质,针对课堂学科知识内容与学科自身属性等变量性学科因素归纳每节课的学科核心概念,为素养培育奠基。课堂学科核心概念是在课堂上,基于当前所学的学科内容而归纳出来的核心概念,由每节课不同的学科教材内容、学科知识难易程度,以及对学科教学重点进行把握而得出,这里将“素养”进行悬置,归纳的是“课堂”与“学科”的核心,而非“学科”核心素养。比如语文中《桥边的老人》一文,选文的主题是反映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谴责战争,体现对生命的珍视,审视生命的美,此时若“套用”学科核心素养,则一定倾向于培育“审美鉴赏与创造”一维,但这样一来,便没有对该文本进行语文学科的解读,所以应提炼学科核心概念——“叙述视角”来重新对文本进行解读,继而落实目标,由于该选文明显体现了通过不同人观察相同场景,而得到不同感受,形成不同的语言形式,这便属于语文学科知识需要考察的范畴。因而应回归学科本质,归纳课堂学科核心概念。
最后,考虑实施可能,结合不同课时、学情、教材单元编排等变量性教学因素,通过按阶段地实施课堂学科核心任务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需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而更需要对高阶“素养”进行悬置以优先落实初阶培育目的。目标是预期的结果,而任务则是完成结果的过程,过程量的参与一定程度上会将结果的实现纳入现实可能性中来综合考量。课堂学科核心任务便是基于对不同课时、学情、教材单元编排等变量性教学因素进行判断,预设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培育过程,考量目标落实的可能性。
(三)内容分类:划分学科内容类型,构建素养内嵌的阶段性标准
课堂教学目标的转换,主要是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长期性与抽象性形态,转换为课堂上的短效性与具体性样态,核心是划分学科内容类型以构建素养内嵌的标准。据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转换应依据课堂上学生面对学科内容时产生的三种心理态势进行阶段划分,并尝试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维度,使素养内嵌于各学科内容类型的不同培育环节中,实现渐进式地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阶段性标准设计见表1。
表1素养内嵌的阶段性标准
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发生实然意义内嵌的基石。纵向上的上位、下位与并列结合均是针对课堂上的新知识对学生学习情况而论的,横向上的四种类型——知识、方法、探究、关联旨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类型划分,既是教师所需要提供给学生的内容,又是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之所在。首先,上位阶段是假定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在概括程度与包摄水平上低于要学习的新知识,新课所学习的新知识要高于学生的普遍认知水平。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应围绕概念型知识的提供、程序步骤的指导、发现性试验的探究方式,以及对相关旧知识的回顾来进行,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而言,应选择层次较低的基础型素养作为培育重点。其次,下位阶段是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比新课上所接受的学科知识概括性强时,将新的学科知识纳入学生现有认知结构中,并最终获得对新的学科知识的认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把学生原有零散的学科知识进行“转个为类”,注重类别的归纳,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原有知识,“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课堂不仅应该追求学生‘学会’这一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还要让学生在‘会学’这一层面实现学习方法维度目标的达成”,所以应提供较为高阶的抽象性知识与规律法则,并针对学科知识进行检验性教学活动,应选择思维型、逻辑型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培育重点。最后,并列结合是新知识由认知结构中某一与其并列的观念发生转换而获得。原有认知中存在相关知识,但较为模糊,导致学生运用知识的困难。此时,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应注重进行新旧知识的横向对比、跨单元的纵向对比、归纳整合性知识、运用案例进行证明,并进行问题式研讨,激活学生的原有认识,以方便对新知识展开教学。利用情感与价值引导,说明新知识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以便对知识进行运用。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应选择价值型、情意型、运用型的素养作为培育重点。因此,可利用对课堂上的学科内容类型进行划分,确定不同阶段下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侧重,实现素养的阶段性内嵌,将学科核心素养精准地融入课堂教学目标中。
本文原创:纪德奎,郭子超,纪德奎/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子超/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二期,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