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省市PISA 2018结果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挑战
PISA是当前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项目,其通过对学生阅读、数学与科学素养的测验与面向学生、教师、校长等群体的问卷调查,帮助参测国家(地区)了解本地区教育系统的现实状况,推动教育政策改进。2018年,教育部组织北京、上海、浙江与江苏作为整体参加了PISA 2018测试。四省市学生的阅读、数学与科学素养表现均居参测国家(地区)首位,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对PISA 2018结果的分析,不能止步于学生表现及其国际排名,更需要总结成功背后的经验,分析可能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挑战,助力于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一、教育发展有效经验分析
虽然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表现并不能反映四省市教育的全貌,更不能全面代表我国整体的教育质量,但是仍可以反映出四省市教育系统的优势以及改革经验。基于PISA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学生优异表现的重要原因。
(一)资源保障:奠定教育系统的物质基础
PISA结果显示,当学生从6岁到15岁的累计教育支出不足5万美元时,教育投入与该国(地区)学生的素养表现存在正相关,即投入越大,学生的表现越好。当投入高于5万美元后,投入的边际效应就趋于平稳,在保证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教育系统进行有效改革便更为关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持续的经费投入是学与教变革的重要基础。
教育部在发布PISA 2018测试结果时指出,四省市处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前列,具有与发达国家比较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较高,具备参测条件(学生必须在计算机上答题)。这不仅是参加PISA测试的硬件条件,也是学生优异表现的物质基础。PISA数据显示,四省市学校硬件短缺指数为-0.27,硬件短缺程度低于63个参测国家(地区)。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四省市学校报告的信息化程度已经远超OECD平均水平:九成左右的学校配备了教学适用的电子设备,且使用程度较高,并提供了相应技术支持(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和专业人员等)。硬件条件的改善与四省市重视基础教育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密不可分。以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为例,北京、上海、江苏与浙江在初中阶段的事业费支出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高中阶段支出分别居第一、第二、第六、第五,中职阶段支出分别居第一、第三、第六、第十一。所以,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离不开继续夯实物质保障,还需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二)教育传统:形成教育系统的文化积淀
虽然人们对我国教育传统多有诟病,如满堂灌、题海战术等,但是测试结果显示,四省市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诸多传统恰是学生优异表现的重要原因。一如学生热爱阅读,并广泛开展阅读。数据显示,四省市学生的阅读乐趣指数居参测国家(地区)首位,表明学生将阅读视为爱好,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学生还广泛阅读杂志、小说、非小说类书籍、报纸等材料,特别是阅读小说的频率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我国的语文教学历来重视学生开展阅读,特别强调学生应当阅读经典名著,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学校教育如此倡导,可以减少家庭不藏书、不读书对其的消极影响。二如教师重视纪律氛围,维护有序课堂。虽然人们对于好的学习环境莫衷一是,但是诸多研究者都赞成良好的纪律氛围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实证研究也表明,良好的纪律氛围有助于学生专注学习任务,并与教师进行更为有效的互动。我国课堂非常强调课堂纪律氛围,四省市课堂纪律氛围指数为0.79,居参测国家(地区)第4位。虽然过分强调课堂纪律可能会突出教师的权威,压抑学生的课堂活力,但是有序的课堂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重纪律、会管理的传统不可一味否定。三如教师教学热忱较高,乐于改革探索。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我国教师的教学热忱居第14位,但是在学生阅读素养排名前20的国家(地区)中,四省市教师的教学热忱排在第2位,仅次于韩国。在尊师重教、爱岗敬业的传统之下,总体而言,教师的教学热忱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教师的教学热忱与教师采用认知激活策略和开展适应性教学存在较强相关,与教师提供课堂支持、维护课堂纪律氛围存在中度相关,这说明四省市教师的热忱是其坚持传统、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
诸如此类的教育传统虽然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但确实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基础。我们不应对教育传统妄自菲薄,而应对这一“非常严谨的教学框架和体系”批判改进,让它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形成教育系统的时代优势
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不仅进一步厘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带动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的整体变革,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够积极回应新时代对人才及其培养的要求。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对于“培养什么人”的回答日益明确。在这样的改革导向下,人们不仅思考各学科对核心素养培育的任务承载,还反思整个教育系统应当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PISA因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非常强调对学生的素养进行评价,即对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评,这与我国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随着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一方面,课程内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语文课标日益强调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对图表、告示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素养正是我们生活所亟需的。数据显示,四省市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包含图解、地图、表格的文章的比例和OECD平均值基本持平,显示出了改革的成效。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师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些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课堂参与、重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校与教师的重视,教师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数据显示,四省市教师适应性教学指数为0.38,居参测国家(地区)第4位,会根据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与内容;教师认知激活教学指数为0.56,居参测国家(地区)第3位,能够有效利用鼓励表达、联系生活等方式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此外,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改革更是直接推动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如当前正在逐步推广的群文阅读教学。所谓“群文阅读”,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这一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多重文本进行整合、评估与反思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PISA 2018阅读素养测评框架所强调的。
二、教育现实挑战的客观考察
PISA 2018也反映出我国四省市基础教育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成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基于PISA数据,厘清其现实表征、把握其背后原因,有助于深化对于这些挑战的理解,形成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一)校际均衡仍需进一步推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到2035年,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缩小校际差距、推动校际均衡是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目标。但是,PISA结果显示,四省市校际均衡程度仍显不足。四省市学生阅读素养的校际差异占比为42%,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居于17位,意即学生阅读素养表现的42%的变异是由学校层面的相关因素导致的,反映出学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差距较大。
近年来,随着促进教育公平诸项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省内各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县域内学校发展仍有较大差异,所以当PISA将四省市不同类型的学校(既包括乡镇学校和城市学校,还包括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作为整体计算其校际差异时,四省市校际差异仍然较大。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存在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在县域层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二是重视将教育均衡扩展至市域与省域层面。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推进教育均衡,两者不可偏废,而市域与省域教育均衡工作相对薄弱。
(二)城乡师资短缺问题较为严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当前,伴随着全球化和经济转型的深入发展,教师短缺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我国四省市师资短缺指数为0.75,在参测国家(地区)排第3位,师资短缺问题严重,乡镇学校师资短缺尤为严重。
我国师资短缺的原因在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实现,对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近年来,中小学班额不断减少,导致教师总量更加不足。如2017年,我国大班额数量下降18.3%,超大班额下降近40%,消除大班额、提倡小班额教学需要有更多教师。二是教师结构性短缺引发师资短缺。师资短缺不仅是教师总量不足,还有教师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的结构性短缺。部分学校,尤其是偏远农村存在着教师队伍老龄化、音体美教师不足或短缺、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PISA 2018显示,虽然我国四省市90%以上的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但高学历(硕士与博士学历)教师比例仅为7.82%,在参测国家(地区)排第65位。三是受农村地区薪酬待遇、生活环境、专业发展机会等的限制,极易造成农村教师流失,从而加剧农村教师短缺。研究表明,农村流失的多为优秀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使城乡师资配备更加不均衡。政府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定向培养、制定教师配备标准等措施,极大增加了乡村教师数量、优化了教师结构,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局。
(三)学生课业负担重
课业负担是困扰了我国教育发展大半个世纪的“老大难”问题。尽管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出台了大量相关措施和文件,但课业负担问题并未得到有效遏制。PISA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课业负担依然沉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学生校内学习时间长、学习效率低。无论是校内学习总时长,抑或语文、数学、科学三科学习时长,我国四省市均居国际前列。尽管课业负担带来诸多弊端,但时至今日,学校、教师及家长仍然允许,甚至鼓励学生通过增加学习时间换取优异成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学生学习时间越来越长。然而,我们的学习效率却排名靠后。这说明,单纯通过延长或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疲劳战术虽然可能带来学生成绩的增长,但是“性价比”并不是最高的,不仅会让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还可能对其学习兴趣等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减负关键在于“提效”。
二是学校课时数超标、主要学科占总课时数比重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体现为学习时间长,还体现为学习时间结构不合理。数据显示,四省市初高中学校存在课时数“超标”问题,且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学习时间占总课时数将近一半。这与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重主科、轻副科”的倾向有关,学校常出现主科挤占副科课时的现象,尤其是挤占美术、体育、音乐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的课时。
三是校外学习时间长更使学生“雪上加霜”。PISA 2015数据显示,我国四省市(京沪苏粤)学生每周校外学习时长为27小时,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2位,高出OECD平均水平近10小时。其中,四省市有85%以上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辅导班,且超过60%的校外培训均用于提高文化课成绩,仅有37%用于兴趣类学习。另外,数据显示,校外培训机构在教师支持、教学内容、课堂结构、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教学质量均不高,更加重了学生负担。
(四)学生幸福感偏低
青少年的幸福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望。教育不仅为了学生的成功与成才,更为了其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PISA 2018从学生归属感和满意度两个方面考察了学生幸福感。
归属感反映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状态。我国四省市学生学校归属感在国际上排名靠后,35%的学生缺乏归属感,19%的学生感觉自己在学校像局外人。学生归属感低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校园欺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而学业成绩的压力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归属感较低,阅读成绩处于前1/4的学生归属感指数比成绩处于后1/4的学生高出0.1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过分追求成绩对归属感的消极影响。
作为学校教育最主要的主体之一,学生满意度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满意度在国际上排名靠后,生活满意度低。分析学生学业成绩与满意度的关系发现,生活满意度较高的学生阅读、数学、科学三科成绩最高,比满意度高的学生成绩分别高出26、21、23分。可见,满意度并非越高越好,追求学生适度满意非常重要,教育不能使学生完全不满意,但也不可能达到“十分满意”。实际上,不是所有学习都能让学生获得快乐,甚至学生必须掌握的很多课程内容都不那么有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很多情况下“苦学”是学习的常态,“快乐学习”反而是不持久的。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幸福感确实反映出我国四省市学生情绪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值得关注。但幸福感的测量存在较大文化差异。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韩国、日本学生幸福感普遍偏低,这可能与儒家文化在对生活进行评价时强调适度的传统有关,所以对于分值不可过分解读。
三、PISA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启示
针对PISA 2018结果,一方面,我们应当对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充满自信,四省市学生卓越表现和教育系统的优势,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教育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另一方面,仍需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起公平质优、世界领先的基础教育体系。
(一)深入理解发展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体两面,不可割裂。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必须深入理解其政策内涵。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质量的核心,从这一角度而言,教育质量至少包含以下内涵。其一,学生的学科素养表现是考察教育质量的重要视角。教育质量的概念是复杂的,为了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从学生的素养表现,特别是从学生学业表现角度衡量教育质量已经成了诸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共识与普遍实践。四省市学生的优异表现是我国高质量教育的重要表现。其二,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表现应成为考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有研究梳理了全球29个核心素养框架,综合形成了9项超越特定领域的通用素养:高阶认知,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个人成长,包括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社会性发展,包括沟通与合作、领导力、跨文化与国际理解、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四省市学生在阅读、数学与科学测试上的表现并不能全面代表其核心素养,我国学生在PISA 2012问题解决能力测试、PISA 2015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试中的表现恰恰说明,我国学生的综合素养仍然有待提升。其三,学生的非认知表现与社会情感应当作为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四省市学生学校归属感与满意度偏低,在校幸福感有待提升,这说明四省市的教育仍未达成高质量。
PISA测试的结果也要求我们必须扩宽对于教育公平的政策理解。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是我国当前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重点,但是PISA数据显示,四省市校际差异仍然较大,县域均衡须进一步向市域均衡和省域均衡推进,让学校教育不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这样,无论学生出生何处,其均可以享受到平等的高质量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教育均衡的最终政策目标。PISA还强调从更为本质的角度来理解教育公平,即无论学生之间家庭条件等先天因素的差距如何,通过教育的过程,每个学生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增量,所以除了校际均衡问题外,PISA还非常关注家庭背景、性别、移民身份等先天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继续推进教育公平,不仅要追求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更要回归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关注学生是否有充分的机会和支持突破先天因素的制约,真正让优质教育面向人人。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明确提出了县域优质均衡的目标。但更大范围内的校际均衡、更为本质的教育公平,仍需提前布局和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论证。
(二)坚持教育改革的有效举措
改革已成为新常态,但改革并不意味着否定,我们必须坚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与有效举措。
第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一,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投入的总量,发挥投入的边际效应。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以在同级政府间引入隐性竞争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投入。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在教育支出上存在标尺竞争,经济距离相近地区之间出于标尺竞争的模仿激励要高于地理相邻地区,有利于教育投入的增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大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这也是让教育均衡从县域走向市域、省域的重要保障。其二,需要转变教育投入的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在保证硬件条件投入的同时,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教育人力资源的发展上来,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来,缓解教师短缺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加强对教育传统的批判吸收,坚持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PISA结果证明,即便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要看到其有价值的一面,如提倡阅读、强调纪律、期望教师热爱教育教学等,今天依然具有积极价值,不可妄自菲薄,不能否认我国优秀的教育与文化传统。对我国教育传统的批判吸收是继续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新课改”以来,教育观念的冲突不断,对改革的质疑一直存在。但从PISA测试的结果来看,四省市作为课程改革的前沿代表,学生的素养表现优异,教师的教学方法先进,这充分说明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我国应当继续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重点有二:一是加强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深入融合,当前特别要注意将学生核心素养融入正在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二是以教学改进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转化,通过赋权教师、改革教学工作评价制度等调动教师改进的积极性,通过改革研训制度为教师改进提供专业支持,通过减轻教师负担让其能够有更多时间反思和探索教学改进。
(三)探索解决教育问题的新途径
PISA结果揭示出学生学业负担重、师资短缺、学生幸福感低等问题,对此亟待加强重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减负提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要点。要优化校内课时时长和结构,给学生的全面发展留出时间。要鼓励教师课上精讲精练,精选课后作业,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与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与整顿力度,让学生少上辅导班、上高质量的辅导班。
师资短缺问题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亟待引发重视。解决师资短缺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解决教师缺编问题。首先,以学校为单位而不是以区域(市县区)为单位“精准核定”教师编制;其次,实行城乡“新双轨制”教师编制标准,解决农村教师短缺问题;最后,增加教师编制弹性,解决女教师生二胎导致的一线教师紧缺问题。二是要解决教师难补充问题。除了继续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特岗教师等教师补充计划外,还需加强针对性补血机制,突出全科型、本土性教师的补充,建立精准“造血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富针对性的培训,建立广泛的“换血”机制,加大优质教师资源的辐射力度,缓解农村地区的教育短缺。
在提升学生幸福感方面,学生幸福感是学生情绪健康的重要反映,亟待关注。但是不能过分解读,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对于幸福感的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层面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更为友好、融洽、温暖的校园氛围,通过班会课、社团互动、个别辅导等途径对学生的情绪问题进行引导,提供帮助。
此外,破解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努力,注意通过学校、媒体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理性看待加班加点、参加课外培训对学生发展的效果,鼓励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支持,而非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原创 李刚 辛涛 赵茜,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一期,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