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关于乡村振兴的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关于乡村振兴的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分类:教育论文 热度:

关于乡村振兴的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本篇关于乡村振兴的论文从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调研入手,分析当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需求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于乡村振兴的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一、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现状调研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一,性别、受教育与年龄结构情况。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以男性为主,新型职业农民的学历普遍偏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参与者主要年龄层次在31~50岁,这部分人群是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培育主体。第二,新型职业农民分类情况。调研问卷分别设置了新型职业农民类型为专业大户(种植、养殖)、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中的骨干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三类人群。第三,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及从事农业发展年限情况。有接近一半的人尚未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发展的年限还不长。第四,对职业发展能力需求的认识。职业农民越来越认识到新时期农村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以提高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竞争力。

2.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情况。第一,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意愿分析。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有着比较强烈的愿望,有比较急迫的职业培训需求。第二,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历。曾经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人群中,大部分参加的是免费职业培训。第三,职业教育与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分析。目前职业培训内容的安排上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空间。第四,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从调研数据来看,目前培训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培训内容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培训时间安排不恰当”“培训内容太浅显”“教学方式不太适应”四个方面。第五,培训的满意度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还不够,特别是自费参加的培训满意度偏低,社会商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明显不足。

3.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第一,培训对收入提高的影响。通过培训,农民的理论知识、农业技能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了一定提升。第二,培训对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新型职业农民能否有职业能力提升的获得感,是检验培训成效和增强其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第三,培训对长期从事农业发展意愿的影响。通过培训,进一步开拓了农业发展的视野,让职业农民对农业发展的前景有了更美好的憧憬。第四,培训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政策宣贯的作用。通过培训,农民对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支持政策尤其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扶持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4.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的需求分析。第一,对培训场地的需求。三类职业农民对培训场地的选择比较一致,主要期望能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农村的田间地头、相关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进行。第二,对培训时间期限的需求。农民培训时间的期望呈现短期性特征,但大部分培训机构安排的时间以10天为主,影响了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和培训效果。第三,对培训技能和知识的期望。受教育程度越高,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越强,也更期望获得高层次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第四,对教学方式的需求。农业生产经营的多样性和参培人员的差异性决定了农业相关职业教育与培训方式需求的多样性。第五,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专业大户类职业农民比较关注种养殖技术和网络销售知识;骨干劳动力类职业农民倾向于农业相关实践技能和网络销售知识;而从事社会化服务类的职业农民倾向于农村物流技术、电脑使用知识。

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识强,但主动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总体而言,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从业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意愿越来越强,但对现代农业发展还缺乏较长远的经营理念,进行持续性、系统性学习的动力还明显不足。

2.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培训,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还不完善。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每年都安排大量资金用于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在协同培训机制方面,存在培训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多头管理、重复培训等现象,尚未完全建立协同机制。

3.教育培训主体培育积极性高,但教学组织、培训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教学组织方面,一是培训考核和成效监督等方面还有不足;二是集中培训时间偏长,给农民特别是经营农场的农民带来诸多不便;三是培训场地大部分设置在县级及以上地区,除农民来回奔波带来不便外,难以实现实地教学。在培训内容的组织设计方面,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在教学方式方面,还以理论教学、项目教学、阶段性教学为主,难以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等多类型、多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策略

1.合作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继续发挥政府在财政支持扶持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税收减免、培育专项奖励、免息贷款等政策鼓励企业、农场主、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金为辅的合作机制。建议成立地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机构,加强对相关培训机构的资源协调和有效管理。

2.保障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与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激励并举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构建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鼓励农民分年度分产业轮训。建议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专项扶持资金和管理办法,强化师资选聘管理。

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培训的激励机制。对于接受相关培训教育、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培训补贴,设置新型职业农民职称体系。

3.内容设置:完善分类分层分模块的多样化培训内容体系。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分析,针对不同区域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此外,还可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能力测评,为参培学员的培训内容、时长、学习活动方式等提出合理化参考建议。

4.培养模式:创新适应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第一,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建议根据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分产业进行周期性分阶段培训。教学形式可以分集中理论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第二,完善多样化、特色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完善适应职业农民学习的职业教育模式。第三,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基于学分银行的学历教育教学模式。建议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科学遴选有意愿、有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中高职学历教育,吸引和鼓励职业农民持续参加职业教育。

注:1.本文已经发表在《教育与职业》2019年第20期(原文字数:11051)

2.作者简介:吴兆明(1979- ),男,湖北石首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郑爱翔(1979- ),男,江苏盐城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刘轩(1981- ),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上一篇:乡村振兴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下一篇:教育管理论文: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