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文化论文-《朗读者》:电视文化创新发展的风向标(2)
  
文化论文-《朗读者》:电视文化创新发展的风向标(2)
分类:文学论文 热度:


 

本篇文化论文认为:一款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关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和观众之间产生的共鸣,这就需要“另辟蹊径”;但从方法上说,又可以归纳为“万变不离其宗”,“情感”始终是各类综艺电视节目的“杀手锏”,如几乎泛滥的选秀节目、婚恋节目等,“情感牌”打得好就能够抓住观众,博得眼泪和同情——但这只是对“情感”最浅层的认识和应用,更为恰当地说是“情绪”,并没有达及观众内心深处。而所谓的“情感共鸣”,主体应该是观众自身,通过电视节目中的要素触动,从而调动自我情感酝酿和加工,是一种“由彼及此、从它到我”的感情生成过程,它也未必是悲伤、喜悦这种剧烈的情绪表现,“认同”才是最终判定标准。
 

从2017年2月《朗读者》开播,相关话题在微博、微信转发量轻松过亿,“朗读者”所选中的文章、书籍作品快速热化,节目嘉宾的也纷纷登上了网络搜索热门“关键词”排行榜,如许渊冲先生作为翻译家,长期以来鲜为大众所知,作为《朗读者》嘉宾之后“圈粉无数”,陈年往事、旧时作品也一并被人关注;尽管从电视节目划分上,《朗读者》属于典型的“小众化”类型,但它所呈现出的“现象级”浪潮,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电视文化创新发展的“风向标”。
 

横向对比下(泛娱乐综艺电视节目范畴),《朗读者》存在的差异性标签是十分明显的,我们通过纵向对比(文化类电视节目范畴)可以更深入地进行了解。
 

其一,以嘉宾为要素分析。《朗读者》与其他综艺类电视节目最大的一个“相同点”是嘉宾邀请,嘉宾代表着精英、成功人士等一类特别阶层,在社会文化层面也往往树立起“标杆”,很次很大程度上“嘉宾”决定了节目的成败。《艺术人生》、《鲁豫有约》、《马兰花开》等访谈类节目中,嘉宾的地位甚至超越了主持人和节目本身,而这也成为了此种“文化电视节目”的一大局限,围绕着嘉宾展开的一系列节目制作过程中,观众完全沦为“看客”,嘉宾的人生经历也只是一种参考,喜怒哀乐也止于现场的短暂感染。
 

其二,以文化为要素分析。“文化”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概念,在此我们撷取它的“文学性、知识性”特征,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节目的“文化属性”十分突出;但同时,节目的竞技性特征更加突出,甚至成为一些参赛选手、学校自我营销的途径,加上“逆转”环节的设计,应该说此类节目的娱乐性也不能完全消除。《朗读者》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言,嘉宾情感发掘是为了文化服务的,最终不是反馈到自我层面,而是以“自我”为媒介,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受众文化熏陶。如嘉宾濮存昕阅读老舍先生《宗月大师》作品中的片段,本身是表达一种对他人帮助的感恩,嘉宾濮存昕的感恩、作品中老舍先生的感恩,两者汇集一处,“感恩”是主体情感并引发观众们的自我审视。
 

其三,以内容为要素分析。“内容”包括电视节目编排中的人物、情节、架构、衔接等一系列复杂的要素,以内容为对比元素分析,《见字如面》和《朗读者》有很大雷同,包括整个电视节目的开展节奏,两者所属的“文化属性”又极为相似,通过“朗读+访谈”的交叉形式推动时间线发展,同样关注“人文情怀”的挖掘和利用,例如凸显节目中的历史感、时代感、怀旧感等;但两者仍有差异,例如在朗读对象的选择上,《见字如面》的朗读对象是“书信”,具有很强的限制性,并基于“书信”这一特殊的朗读材料凸显出它的严肃性、仪式性,以及书信给人的线性时间延伸体验。而《朗读者》在朗读材料上没有限制,散文、小说、诗歌以及书信,都可以作为朗读内容,这样就极大地扩展了节目的空间尺度。又例如,《见字如面》在节目结构上也呈现线性特色,基本沿着“片头播放、背景介绍、书信朗读、故事剖析”展开,这就导致现场及电视观众互动大幅度减少,《朗读者》的节目结构属于“由点及面”的形式,每一期节目都会选择一个“主题”,如“遇见”、“陪伴”、“勇气”等关键词,围绕着相关主题展开内容,无论是主持人与嘉宾,还是现场观众与电视观众,都能够体会到较强的互动感。

文化论文-《朗读者》:电视文化创新发展的风向标

《朗读者》对电视文化创新的启示
 

结合我国综艺类电视节目现状,“创新”是一个必须的变量,尤其那些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电视台、频道和栏目,更要减少功利性突出公益性,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实现超越,这样才能为观众提供更多深沉隽永、底蕴深厚的文化消费产品。一方面,“创新”需要主流文化部门加以引导,董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将“文化”视为电视节目的核心价值,并在创新思维下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电视文化创新要符合电视文化传播规律,不是凭空臆想或盲目引进,可以基于“小众化”的细分思维突出文化价值的稀缺性;整体上,《朗读者》为我国电视文化创新带来了以下启示。
 

第一,突出文化要素“原子性”特征,实现人文精神在文化形态中的重构。“人之所以为人,不知因为他有情感思想,尤在他能以语言表达情感思想”,语言表达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智慧生物的标签,也是一切文化的基础。从这个角度分析,《朗读者》启动了人类文化最原始的要素,“朗读行为”构建人文精神萌生的基本文化形态。事实上,我们对“朗读行为”进行分解,不难看出它是由朗读元素(文字)、朗读对象(文本)和朗读意象(内涵)三部分构成,《朗读者》通过对这三部分的有效把握,实现了朗读主体情感的充分宣泄和感染。具体在节目中实现的“人文精神重构”,可以从“密闭+开放”式相结合的舞台空间布局了解,密闭空间为“采访区”,开放空间为“朗读区”,也可以将密闭的“采访区”视为嘉宾情感的酝酿区,情到深处方能言辞恳切,并且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中能够体现出一种“私密性”,嘉宾可以更轻松、更放开地去谈人生经历,产生一种“围炉夜话”的恳切氛围,当嘉宾情感上升到上升到一定程度,顺理成章地进入“朗读区”来抒发情感,这样所朗读的内容中融入了嘉宾的经历、故事和感动,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规避了“泛娱乐化”综艺类电视节目对情感的浅层利用缺陷。
 

第二,借助技术优势实现人文场景的切换、延伸,丰富人文精神的内涵。舞台场景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并且这一局限性在电视传播过程中会进一步加强,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只能强调一个绝对主体画面,如嘉宾和主持人的采访画面,或者“朗读者”的朗读画面,换而言之,客观上存在的舞台场景限制,也造成了“人文场景”的相对封闭。借助技术优势,《朗读者》电视节目衍生出“朗读亭”线下实体,从媒体品牌效应上说,它进一步扩展了《朗读者》电视节目的空间、时间和受众,同时也为不同亚文化群体提供了人文场景,在实现“朗读交流”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电视节目的人文精神内涵——本质上,“朗读亭”是《朗读者》节目“人文场景”的扩展,它的运转保障了《朗读者》人文精神交流的“大众化”,即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体验文学之美的“场景”。从电视文化创新层面,我们不能单纯地将“朗读亭”视为一个线下产品或品牌,正因为它的存在,人民群众对于文学的热爱以及人文精神高层次的向往才得到发掘,电视文化“单向机制”传播的缺陷也更加明显。
 

第三,原创价值回归与新媒体语境下传播理念的运用。一方面,“原创”是一种文艺创作态度,更是保品质文化产品的保障,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综艺类电视节目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拼收视率而“各显神通”的后果,却是巨资引进、购买版权、炒作猎奇,寄希望于明星效应,目的是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回报。这样一来“创新”形同鸡肋,当节目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市场效应衰退之后,原创热情与能力也随之减弱,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引进”,如此也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朗读者》坚持高品质原创的原则,经过长期的准备才推出,这是当前国内综艺类电视节目所欠缺的,构思、内容、情节、氛围等经过巧妙的设计,这是《朗读者》能从国内众多读数类、诵读类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效应下“酒香也怕巷子深”,电视与网络在传播层面的融合,也是《朗读者》节目创新的一个方向,除了央视网络平台之外,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媒体等广泛介入,并以广告植入的方式开拓线下品牌。
 

我国电视文化发展方向探析

从产业化角度分析,电视传媒不仅要面对同行业带来的激烈竞争,同时也要接受新媒体语境下“自媒体”的挑战,在资金、渠道、设备等硬件优势不断弱化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是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分析可知,《朗读者》的成功取决于三个方面的要素,分别是:逆向思维定位、文学与情感共鸣、“真善美”的人性解读,在节目运用过程中,“文学”是重要的载体,“情感”是推进的主线,“朗读”是唯一的表达——而这些都可以从其他综艺类电视节目中找到,并不稀奇,包括泪点设定与情感高潮的把控,我们甚至可以从竞技类、婚恋类电视节目中找到相同的桥段。然而,“瑕不掩瑜”这一事实在《朗读者》身上得到了证明,它无法完全规避现阶段电视节目或电视文化的“俗套”,但通过自身原创优势的强化,同样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董卿对于《朗读者》的体会是,“我并不认为中国文化类节目真的迎来了一个春天,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所谓“社会大环境”,更确切地说是互联网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的现代社会人文环境,网络语言、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对社会文化的重塑,以及对文化表述理念的改变,是造成“碎片化”、“快餐式”、“草根性”文化消费的重要原因。以“网络语言”为例,朗读本身是一种雅致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渗透和应用,更加凸显了现代人在语言词汇方面的贫乏,科技语言造成了表达的苍白浅显,“网络语言”大多是新媒体语境下的“网民”是对生活的一种戏谑,但在人文精神层面产生的消极影响却很严重,让人们默认了“生活的苟且”,全然忘记了“诗和远方”。
 

不同于其他综艺类型节目迎合互联网文化氛围的喧嚣,《朗读者》沉下心来做一款让人心灵共鸣、感动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由此,《朗读者》为我国电视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回归——简单地说,就是“把明星当作普通人,把普通人看作明星”,以主题关键词的形式构建的节目结构中,统一舞台上嘉宾不断切换、更替,以此来削弱明星特殊身份所携带的光环,避免明星过度消费带来的审美疲劳。要打动观众、折服观众,“朗读者”必须要有“真才实学”,必须要有文化熏陶和时间沉淀,而不是浅层煽情和人物塑造。

上一篇:比较文学论文:金农《冬心先生自度曲》是词不是曲 下一篇:古代文学论文:试论汤显祖传奇作品的民俗文化特征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